“一口价”困局:网约车为何从“双赢”变成“对立战场”?

据浪潮新闻2025年10月2日报道,厦门10月2日的天气炎热,乘客小陈在乘坐网约车时,提出希望驾驶员将空调温度调低一些,但却遭到拒绝。他随后提议开窗透气,却换来了驾驶员的一通怒斥。驾驶员情绪激动,语气强硬地表示“车是我的,听我的!”“打个一口价的车,还要求这么多?”甚至出口辱骂,“闭嘴,老子比你还烦!”“不爽就去死!”最终,小陈无奈选择下车,事后向平台进行了投诉举报。

“一口价”困局:网约车为何从“双赢”变成“对立战场”?-有驾

而据消费电子杂志2025年1月9日的报道中,深圳的李女士在乘坐特惠网约车时也遇到了类似的不愉快。驾驶员一路上不停抱怨特惠车的低价无利可图,絮絮叨叨的表现让李女士十分无语。

回顾2024年的网约车市场,据人民视点2025年7月9日报道,不少驾驶员在车上边骂平台边开车,乘客往往掏着手机却不敢多说一句话。曾经被视为“双赢”的网约车商业模式,为何逐渐演变成了矛盾频发的“对立战场”?

“一口价”困局:网约车为何从“双赢”变成“对立战场”?-有驾

除了主流媒体的报道,自媒体平台爆料的此类事件更是层出不穷。不少网友反映,“一口价”引发的不满已经严重影响了服务体验,一些乘客吐槽不少网约车驾驶员的态度越来越糟,而驾驶员对此也积怨已久。

实际上,网约车的“一口价”本质上对驾驶员来说就是“不划算的买卖”。由于平台的规则限制,驾驶员如果不接“一口价”订单,就会导致接单量下降甚至无单可接,因此大多数驾驶员往往是被“逼”接单。从这个角度来看,驾驶员在面对“一口价”订单时表现出的怨气似乎就不难理解了。但坦白讲,“超低价格”模式难以匹配高质量的服务,若不彻底取消“一口价”及其他低于成本的订单,驾驶员的收入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权益无法维护,优质服务更是无从谈起。而一旦驾驶员的基本利益被保障,服务标准的提升也才有可能照进现实,这样才能真正让乘客拥有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一口价”困局:网约车为何从“双赢”变成“对立战场”?-有驾

目前,驾乘矛盾的积累已经让双方冲突愈演愈烈,“一口价”模式正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唯有尽快废除“一口价”,让驾驶员不再对乘客心怀不满、让乘客对服务不再怨声载道,才能让网约车行业重回健康发展的正轨。现在是时候对“一口价”模式做出全面调整了,刻不容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