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述评|小米汽车致歉,极致性能宣传背后的安全隐患

“骏足易逝,缰绳当紧。” 这句老话,虽略显陈腐,却也点出驭物之精髓。放在这汽车圈里,颇有些玩味。

近来,小米汽车可谓“炙手可热”。这热度,半为真金,半为虚火。缘何如此?简而言之,乃是小米SU7 Ultra,那台号称坐拥千五百余匹马力的“动力擘天者”,惹出些许龃龉。

肇始于此:购入此车的金主们乍然发现,一经升级车机系统,这千钧之力竟被束缚!欲解封?需得亲赴赛道,博得佳绩方可。否则,仅能以九百匹马力聊以自慰。此举瞬时引爆车主社群,怨声载道,斥责小米行事乖张,有侵犯权益之嫌。小米方面旋即出面致歉,托辞乃为安全考量,然亦坦承沟通有阙。

此事,听来颇似坊间笑谈,是也不是?掷重金购入一架“飞梭”,却被告知仅可权当“代步车”使唤,任谁都难免心生芥蒂。然戏谑归戏谑,此事背后,实则潜藏更为深邃之议题。

试想,千五百余匹马力,是何等光景?其力道堪比七八辆寻常家轿之总和!百公里加速仅需二点七八秒,此等迅猛,纵使飞矢亦难望其项背。往昔,此等性能,实乃顶级超跑之专利,乃豪门巨贾之玩物。驾驭此等利器者,或为身经百战之车手,或为浸淫车界之老饕,对速度与安全皆怀有凛然之敬畏。

而今呢?电气化浪潮袭来,大马力似已唾手可得。用行内术语来说,即是“廉价大马力”时代翩然降临。昔日需耗费数百万方能体验之推背感,现今数十万即可轻松拿下。此种“技术红利”固然可喜,使更多人得以领略驾驶之酣畅淋漓。然随之而来者,亦有隐忧丛生。

鄙人有一友,方才执照在手,旋即购入一台高性能电动车。某日,其向我夸耀此车加速何等迅捷,起步何等猛烈。我问之:“君曾几度驰骋于高速?又曾几度穿梭于山路?”其支支吾吾答曰:“尚未也,于市区代步足矣。”

闻听此言,吾心头一凛。此君,连最基础之驾驶经验尚且匮乏,便径直上手“动力擘天者”,此举无异于以身试险。试问,在此情形之下,其果真能驾驭住这千五百匹马力之猛兽否?

财经述评|小米汽车致歉,极致性能宣传背后的安全隐患-有驾

再者,且说说这驾照考取之事。吾等现行之驾照考核,依旧以应试为圭臬,更注重于纸上谈兵与场地操作,对实际道路驾驶之技能与安全意识培养,则略显不足。一位方才取得C照之新手,理论上便可驱驰百公里加速三秒以内之座驾,此岂能不令人扼腕?

恰如予君一把吹毛断发之利刃,君却连如何庖丁解牛皆未曾习得,此利刃,是用以烹饪佳肴,抑或用以戕害自身?

故而,小米此番对SU7 Ultra之动力加以限制,依我看来,实乃一种“临渊勒马”之举措。虽方式略显粗疏,引来车主之不满,然其至少使吾等开始正视一问题:于大马力时代,当如何保障驾驶之安全?

吾等断不可于享受技术所带来之便利之同时,对潜在之风险置若罔闻。吾等亟需更为完备之律法,更为专业之驾驶培训体系,以及更为成熟之汽车消费文化。

此非仅为车企之责,亦为吾等每一位驾驶者之责,更乃整个社会之责。吾等需精诚合作,方能使高性能汽车真正成为一种乐事,而非一种隐患。

高性能汽车,实乃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可载君扶摇直上;用之不慎,则或使君万劫不复。而吾等所应为者,乃是紧握手中之方向盘,对速度常怀敬畏,对安全恪尽其责。此,方为真正之驾驶精神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