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下35℃到零上50℃,每年,唐跃辉都要经历这样的“冰与火”。
作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蓝汽车)的首席技能大师、高级工程师,自2008年起,唐跃辉每年有200多天奔波在路上,如同“候鸟”般,追逐着极端气候,开展一轮又一轮汽车试验,把“迁徙”中搜集到的宝贵数据带回实验室“巢穴”中进行孵化、验证与升华。凭着过硬的本领和优良的作风,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尽管唐跃辉早已成为行业内有名的“大工匠”,可每当介绍自己时,他总说,“我是一名汽车性能试验工,我愿意当一只追‘冰’逐‘火’的‘逆行’候鸟,在冰火交织间丈量汽车性能的边界。”
从零下35℃到零上50℃
1992年,唐跃辉从江陵机器厂技工学校毕业后,成为长安汽车137车间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从事汽车性能试验相关工作。
肯钻研、敢挑战,凭着这股执着与坚持,从车间一线工人、到质量处检验员、再到发动机台架试验工,唐跃辉的每一个脚印都填满了踏实。2005年,依托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唐跃辉进入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试验所,开展整车相关试验验证工作。
彼时,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汽车性能试验要行之有效,必须了解车辆极端性能,这样才能做到对用户负责。”唐跃辉如是说。
在工作中,唐跃辉从不缺席每年高温、高原、高湿的“三高”试验,一年之中超过200天在路上,北至漠河,南至南海。唐跃辉告诉记者,频繁奔波于全国各个“试验场”是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锐减、夏季空调乏力、高原动力不足等痛点。
“有些人说我们就像候鸟,一年之中不断迁徙,只不过是‘逆行’。”唐跃辉笑称,“在最冷的时候去最冷的地方,在最热的时候去最热的地方,是我每年的‘度假’标配。”
唐跃辉介绍,呼伦贝尔、黑河的环境温度都是零下35℃左右,要穿两件羽绒服、两条羽绒裤,外加一顶大棉帽。在此种环境下,一次测试要持续7个小时,而这样的测试在冬季试验要测试50余项;最热的时候,吐鲁番的地表温度近70℃,环境温度能达到50℃左右。测试期间,为保证汽车性能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车不能开窗、开空调。
近两年时间,近百万公里的“迁徙”里程,2.5万小时的台架试验“筑巢”经验,最终凝结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能源整车试验评价体系,涵盖了动力、安全、可靠及“三高”等关键维度,不仅填补了新能源汽车试验体系的空白,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把热爱变成事业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变化的形势下,燃料电池汽车(FCV)已成为未来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面对新技术,唐跃辉总是显得格外谨慎,以“吹毛求疵”的态度,严把每一个试验关卡。他常说,“产品试验是整车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理论设计考虑得多么精细,都需要经过台架试验或整车道路试验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性能以及可靠性。”
目前,唐跃辉所负责的燃料电池试验室建设已在安全性、合规性方面完成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平台的方案设计和搭建,并已投入试运行。
为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FCV),他在试验基地里连续工作了好几个月,从一颗螺栓选型,到一次参数设定,都要详细验证,以最接近真实用户的场景设计试验方案。“吹毛求疵”的态度,雕琢了他开拓创新的匠心。
自2008年以来,唐跃辉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16年,他总结电机工装台架异常振动分析方法,形成《某电机工装台架异常振动分析》报告,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推广;2017年,发布《新能源整车续驶里程道路试验规范》《新能源整车常温交流家充适应性试验》等12篇文章;2018年至2023年发表实用新型专利5篇,发明专利2篇……
“我不是为工作而工作,而是把热爱变成事业,我很享受不断实现突破的过程。”唐跃辉说。
“3个多月前,我在零下40℃的东北漠河,2个月后,又要奔赴新疆吐鲁番开展测试工作。”在唐跃辉眼中,从极冷到极热,尽管外部环境变化万千,但只有秉持热爱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方能在这一冷一热、一冰一火的交织中,寻得汽车性能最本真的模样。“我始终觉得,候鸟展翅而飞,是为了奔向美好的前方。我也愿意像候鸟一样,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梦想尽情翱翔。”
为行业打造人才“雁阵”
“一只‘候鸟’飞得再高,也需要‘雁阵’的力量。”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创人,唐跃辉也积极哺育“雏鸟”。
2017年,以唐跃辉为领创人的大师工作室成立。2019年,该工作室升级为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同年获批了国家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能人才缺口非常大,说得上精通的大师更是寥寥无几。”唐跃辉介绍,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现在的人才培养标准已由传统的技能传承逐渐向技术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要让学生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为此,一方面唐跃辉深耕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工作,与成渝两地10余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四贯通·三交互·两共学”的育才模式,将行业前沿知识与实战经验倾囊相授;另一方面,他摸索出了“以赛代检、以赛代练”的培养模式,把比赛作为检验技术技能人才学习成果的方式,以国家级赛事的标准和要求来对参赛选手进行训练。
如今,他的“雁阵”中,已飞出了全国技术能手、省部级技术能手、青年技能拔尖人才等一批批优秀的“小候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坚力量。其工作室,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孵化巢”。
唐跃辉还多次呼吁,通过深化“产改”的引导和支持,拓宽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学习发展之路,让每一份劳动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谈及未来,唐跃辉坚定地说:“我将继续坚守匠心精神,不断创新和进取,同时倾力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生力量,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雷宇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