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买车,心里头总有那么一杆秤,翻来覆去地掂量。
这边想要车子动力足,一脚油门踩下去,那推背感得让人心里舒坦;那边又想着配置得高,坐进去得舒服,各种功能按键一应俱全,开出去有面子。
可一看价格,这心里就得打鼓了,毕竟家里的开销样样都得算计。
性能、配置、价格,这三样东西,过去好像总得舍弃一个,让人觉得买车就是个不断妥协的过程。
但现在,时代好像真的变了。
前不久在古都西安,领克汽车办了一场新车交付活动,主角是领克10 EM-P。
这车一亮相,就给人一种感觉,它好像就是来打破这种“妥协”的,想把性能、配置和咱们老百姓能接受的价格,这三样东西全给凑齐了。
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说道说道这台车。
首先,这台车最让人议论纷纷的,就是它那个“标配”的玩法。
在汽车圈里,“标配”这个词很有意思,一般都是指最基础的东西,比如轮子、方向盘。
而那些真正吸引人的好东西,比如更强的动力系统、更高级的智能驾驶功能,通常都放在高配甚至顶配车型上,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可领克10 EM-P不这么玩,它上来就宣布,全系所有车型,都标配了四驱系统和激光雷达。
这一下就在市场上炸开了锅。
咱们分开来看这两样东西。
四驱系统,对于很多北方或者多雨雪地区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个好东西,它能让车子在湿滑路面上开起来更稳当,不容易打滑,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前,你想买个带四驱的轿车,尤其是在二十万这个价位,选择非常少,基本都得加钱上高配。
再说激光雷达,这更是个稀罕物件。
它是实现高级别自动辅助驾驶的“火眼金睛”,比摄像头看得更远、更准,尤其是在晚上或者下大雨、起大雾的时候,它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过去,这东西基本是三四十万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车的专属,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现在领克直接把这两样“硬菜”变成了出厂自带,不管你买哪个版本都有。
这就好比咱们去饭店吃饭,点了一份普通的套餐,结果店家告诉你,套餐里直接包含了以前得单点才有的鲍鱼和海参。
这种做法,明摆着就是想告诉大家:好技术不应该那么贵,我们有能力把成本降下来,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安全和便利。
这背后,体现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提升,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整个链条都强大起来了,才能有底气这么做。
看完了硬核的配置,咱们再来看看这车坐进去、开起来的感受。
一台车好不好,最终还是要落到“体验”两个字上。
领克10 EM-P在车内的舒适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它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四座平权”。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台车不光是伺候驾驶员一个人的,坐在副驾驶和后排的家人、朋友,也应该享受到同等的舒适待遇。
咱们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开车带着父母或者孩子出门,自己坐在前面各种功能挺全,后排的人就只能干坐着。
这台车就想改变这一点。
它车里用了大量的软性材料包裹,手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的,感觉很显档次。
座椅用的是那种高档车上才常见的Nappa真皮,而且最关键的是,前后四个主要座位,都配上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夏天,全家人坐车里,后排的父母也能打开座椅通风,吹着凉风,再打开按摩放松一下,旅途的疲惫感一下就少了很多。
再加上车里配了一套有23个喇叭的哈曼卡顿音响,那效果,跟在家里听音乐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种对车内每一位乘客的尊重和关怀,其实是一种更人性化的造车理念,车不再仅仅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充满温情的家庭空间。
当然,车子终究是用来开的,动力和操控是根本。
作为一台插电混动车,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它跑起来怎么样,费不费油。
领克10 EM-P给出的数据很有意思,它百公里加速最快只要5.1秒,这个成绩已经能和不少小钢炮性能车掰掰手腕了,日常在市区里开,红绿灯起步绝对能给你很强的信心。
但同时,它在电池电量不足、当成油车开的情况下,一百公里的油耗却低到了4.2升左右。
这就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做到跑得又快,吃得又少呢?
这就要归功于它那套聪明的混动系统了。
简单来说,车上有一台电脑会根据你当前的驾驶情况,比如是在市区堵车慢行,还是在高速上巡航,来自动判断是用电、用油,还是油电一起上,是用两轮驱动省油,还是用四轮驱动保稳定。
整个切换过程非常平顺,驾驶员基本感觉不到,系统就已经在背后默默地把动力和能耗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这还不算完,这台车的底盘悬挂结构也很有讲究,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设计,这种复杂的悬挂结构成本很高,一般都是那些以操控著称的豪华运动品牌才会使用。
它的好处就是,在快速过弯的时候能牢牢抓住地面,车身很稳,而在经过一些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的时候,又能把颠簸过滤得很干脆,车里的人感觉很舒服。
这就实现了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完美结合,开起来既有乐趣,坐起来又不累,这才是真正高级的驾驶质感。
最后,我们再聊聊智能化。
现在的汽车,要是没点智能化的东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领克10 EM-P在这方面也下足了本钱。
它用了一颗来自英伟达的、目前非常顶尖的Thor芯片。
这颗芯片的运算能力非常强,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汽车装了一个反应极快的“超级大脑”。
有了强大的大脑,还得有敏锐的感官,前面提到的激光雷达就是它最重要的“眼睛”之一。
当“超级大脑”和“火眼金睛”配合起来,就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辅助驾驶。
它不仅能在高速公路上帮你自动跟车、保持车道、甚至自动变道,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它也能更好地识别行人、电动车和其他车辆,提前预警风险,让日常通勤变得更安全、更轻松。
这种把顶尖智能科技普及到二十万级别家用车上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它让普通老百姓也能提前享受到未来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这也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智造”升级的一个缩影,我们不仅能造出好车,更能造出让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的智能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