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展台前,那场九宫格的腿比引擎盖还长事件,我其实一开始也没想太多。反正就是个闲着无聊的年轻人一时兴起,把自己和六个一米八的姐妹拼成个九宫格,这种短视频秀,很多人试过。点赞很快破了十万,评论区有人叫好,有人吐槽,当然也有炫富和物化的批判。就像跟朋友聊天,说哎,这社交平台怎么变成了身高、颜值的竞技场,难倒竞争的本质还在于谁能吸引更多的眼球。
我翻了下懂车帝2023年的数据,七成顶级车模都是被富豪付费签走的。这说明什么?其实很直白——车模,不是真正销售的渠道,更多时候就是广告牌。阿K(这是个圈里人)说,175以下免谈,听着像招人实则更像筛人。其实本质也简单——这些模特的存在,不就是来为那辆昂贵豪车站台的吗?开玩笑说,车和模特们都在站台的不同位置,目的只有一个:让豪车显得更吸引人。这么看,模特的身材其实成了某种标准或硬性指标。
但我也得说,先别以为只有模特们在被市场标注。普通女生在这场游戏里的位置也很清楚——就是边缘。医美广告里一堆长高点,瘦点的呼声,几乎把不够高、不够瘦焦虑贴满了每个角落。地铁里悬挂的海报、社交平台上的滤镜,都是在放大这种标准化的压力。多元审美仿佛被关在单行道上,大势是让大家变得更高、更瘦、更漂亮。我们每天都在被提醒:长高点、瘦点,才能在这个价值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流量 = 曝光 = 生意这套逻辑,非常直接,也非常硬核。厂商拼了命想塑造极致形象,平台拼命精修照片,保存用户的停留时长。这就导致,身高、身材都变成了硬性的指标,就像一道本不该存在的门槛。很多姑娘辛苦摆烂——其实不是不想自然,而是真的难。想关掉滤镜,调焦看到真实的自己,可能会被标签化、被划分到平庸一角。你会不会也愤愤不平,但又无奈身不由己?这让我想起我朋友的一句话,就算我不care这些,但市场和算法把我定义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尴尬。
商业没有天然排斥多样性。只是,如果平台敢推一些真实、才华满满,或者孔武有力的内容,愿意多花点时间给它们点点赞,也许,一米八的腿就不用是普通女孩唯一出场的资格。一开始,我还没具体想过,要不要打破这些刻板的标签,给不同类型的质感多几秒停留。难点在哪?技术上,算法现在还偏喜欢整齐划一的内容,反差大太危险。甚至有人猜测,也许是优质内容难标记,不好爆款,导致平台还在养熟悉的套路。
但我确实在想,假如未来有一天,平台愿意试试多一点包容,把真实的笑脸、多样的身材推上去,会不会给平凡女孩开启另一扇门?其实不用特意变得特别,只需留意一秒,看一看真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是不是还得再等几年?也许这是个未知数,但这个方向,确实值得试一试。
就像我刚才翻了下手机相册,普通人的生活片段也许更有温度。比如那个夏天,朋友和我一起在街边摊吃烤串,她说:唉,要不是看你还挺喜欢这个人的,结构复杂点,谁会专门为排队买个红薯?也许,没有滤镜的日常,才更容易触摸到真。
你觉得呢?我们是不是该给自身的标签、尺度留点余地,让平台也多一些勇气和包容,去接纳更多不同的姿态?还是说,现在的硬通货还没走到尽头,只是我们还没找到摆脱的办法?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