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国自主品牌在英国卖出了40729辆车,一天之内差不多有1357辆中国车驶上英国街头。 销量同比暴增235%,相当于每卖出的100辆车里,就有超过13辆来自中国品牌。
前三季度累计销量突破14万辆,几乎追上去年全年总量。在英国车型销量榜TOP10里,中国车破天荒地占了三个席位:奇瑞Jaecoo 7、比亚迪海豹U、名爵HS,分别位列第四、第六和第八。
如果你最近走在伦敦或曼彻斯特的街头,红色双层巴士旁,很可能闪过一辆悬挂着“BYD”标识的轿车。在郊区的家庭车库里,奇瑞Jaecoo 7的混动版可能正安静充电。 这种场景越来越常见。
2025年9月,英国新车市场总销量为31.29万辆,是十年来的同期最高水平。 在这个创纪录的月份里,中国品牌贡献了超过4万辆的销量。
具体到车型,奇瑞的Jaecoo 7在1月才登陆英国,瞄准高端市场,提供燃油和混动选择,9月就卖出6489辆。 比亚迪的海豹U售出5373辆。
名爵HS则卖出5173辆。 比亚迪的表现尤为突出,其9月在英国的乘用车销量达到11271辆,同比增长880%,环比增长541%。 这意味着比亚迪在英国平均每小时就能卖出约15辆车。
中国车在英国的成功,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市场地位的质变。 它们已经进入了主流消费圈。
英国汽车市场的“九月效应”是关键推手。 九月是英国新车牌照更换期,通常能占到全年销量的七分之一左右,是车企必争之地。
英国市场新能源车型的新增注册量占比已历史性地超过50%。 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增长最快,达56.4%。 中国品牌精准地切入了这个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奇瑞方面就明确表示,在英国市场上,混合动力车型更受欢迎。
中国汽车能在英国站稳脚跟,首先靠的是产品力。 高油价时代,英国消费者渴望降低出行成本,又担心充电设施不足。比亚迪的Seal U DM-i这类插电混动车型,恰好解决了这个痛点,成为通勤族的新宠。 性价比是另一张王牌。
当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高额反补贴税时,英国目前仍维持相对常规的关税水平,为中国车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渠道网络的快速铺设同样功不可没。 比亚迪自2022年在英国开设第一家展厅以来,不到两年半时间已建立了约100家零售网点,基本覆盖了英国大部分地区。
前期在商用车领域的深耕也为乘用车铺了路。 伦敦街头每10辆电动大巴中,就有8辆来自比亚迪。 这些巴士累计运营里程超8000万英里,让“比亚迪=可靠”的印象早早扎根。
中国车企的出海策略,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整车出口阶段。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了“强化根据地打造游击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新阶段。
一个典型的做法是“抱团出海”,以整车企业为龙头,带动零部件企业共同开拓市场,并积极建设海外的KD组装厂(散件组装),逐步推进本土化产业链建设。
吉利它通过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建立英国新能源工厂、战略投资路特斯和阿斯顿·马丁等品牌,深度融入当地产业生态。 这种“本土基因+中国技术”的模式,旨在构建更稳固的本地根基。
尽管成绩亮眼,中国品牌在英国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仍有提升空间。 英国汽车分析机构JATO的调研显示,英国消费者在购车时,仍对丰田、特斯拉、大众等传统品牌有更高偏好。 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很多时候还停留在“价格亲民”的层面。
产品适配也是门学问。 英国消费者高度重视车辆的外观设计、动力性能和操控感,对智能化配置的偏好相对理性,这与中国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售后服务网络的覆盖同样关键。 确保偏远地区用户也能享受到及时可靠的服务,是建立长期信任的基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