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风光不再,零跑月销欲破十万

要是半年前,有人在饭局上吹牛说,理想汽车的好日子快到头了,而且是那个不怎么起眼的零跑汽车把它拉下马,我估计当场就得笑出声来,顺手还得劝他少喝两杯。

可现实这玩意儿,有时候比最离谱的编剧还敢写。

十月份的销量榜一出来,整个车圈都炸了。

零跑,一个月卖了超过7万台!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小编手滑多打了个零。

这不仅是零跑自家的卫星上天,更是整个新势力里头一个敢这么干的狠角色。

更要命的是,这哥们儿已经连续八个月霸占销冠了。

这哪是黑马,这简直就是一匹脱了缰的赤兔马,奔着一统江湖就去了。

那么问题来了,曾经那个指点江山、教育友商的理想汽车去哪儿了?

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风光不再,零跑月销欲破十万-有驾

答案是,在角落里默默舔舐伤口。

同比销量暴跌超过38%,这个数字,在整个市场都在开派对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扎心。

就好比全班都在庆祝及格,曾经的学霸却交了张不及格的卷子,那滋味,啧啧。

很多人都在复盘,理想这艘巨轮,怎么说漏水就漏水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被自己玩明白了。

当初那套“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打法,确实是降维打击,精准地挠到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痒处。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没有专利保护啊。

你前脚刚把火锅店开火,后脚整条街都飘着火锅味了。

问界就是那个学得最快、下手最狠的徒弟。

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风光不再,零跑月销欲破十万-有驾

尤其是问界M8,配置、定位,几乎就是照着理想L9抄作业,但价格还比你便宜。

这就叫什么?

这就叫“师夷长技以制夷”,只不过这个“夷”变成了曾经的师傅。

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打法,让理想瞬间陷入了被动。

更尴尬的是,理想现在是“旧伤未愈,又添新愁”。

主力的L系列被各路“理想平替”车型围追堵截,销量节节败退;被寄予厚望,号称能扭转乾坤的纯电i6呢?

手里攥着一大把订单,就是交不出车。

产能这东西,平时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真能要了你的命。

想把L系列的产能分给i6?

那不是自断一臂嘛,只会让本就摇摇欲坠的根基更加不稳。

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风光不再,零跑月销欲破十万-有驾

再看看零跑,这家伙简直就是爽文男主。

之前一直不温不火,甚至一度在生死线上挣扎。

转折点就是Stellantis集团那笔15亿欧元的投资。

这笔钱就像一剂强心针,直接让零跑满血复活了。

从那以后,朱江明提出的那个“新能源车摩尔定律”,也从当初的“吹牛”,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零跑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把汽车这个行业的底裤给扒了。

通过全栈自研,它把那些被包装得高大上的技术成本给硬生生打了下去,然后告诉你:朋友,不是你买不起,是以前有人卖得太贵。

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风光不再,零跑月销欲破十万-有驾

这种感觉,就像你一直以为只有穿奢侈品才能当时尚潮人,结果发现楼下菜市场20块钱的T恤也能穿出范儿来。

这种认知上的颠覆,才是最致命的。

当然,这场牌局上,也不是只有这两位主角。

曾经的“蔚小理”三兄弟里的另外两位,蔚来和小鹏,也算是从去年的低谷里爬了出来,10月份的销量都稳稳地站在了4万辆以上。

小鹏的变化,是从一个沉迷于技术的“理工男”,变成了一个更懂人情世故的“产品经理”。

他们不再执着于把车造成一个移动的科技展品,而是开始思考,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新势力格局洗牌:理想风光不再,零跑月销欲破十万-有驾

当产品开始变得好用、实用,市场的回报自然就来了。

而蔚来,李斌的多品牌战略现在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高中低搭配,把各个价位的用户都拿捏得死死的。

尤其是那个萤火虫,在产品力、性价比都不占优的情况下,一个月还能卖出将近6000台,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说明什么?

说明“蔚来”这两个字,在很多用户心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车标,而是一种信仰了。

所以说,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你多一个沙发,我多一块屏幕”的低级竞争了。

它是一场考验战略、考验品牌、考验成本控制,甚至考验信仰的立体战争。

旧的王权正在崩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

理想的困境,零跑的逆袭,蔚来和小鹏的复苏,都只是这场大戏的序幕。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