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这码事儿,一年到头没个消停,概念车更是像雨后春笋,噌噌地冒。可这次魔都车展上蹦跶出来的这台氢能MPV,咂摸咂摸,还真有点门道。倒不是说它颜值有多能打,而是它肚子里那点东西,兴许比车壳子更有嚼头。
瞅瞅这几年,新能源车那是红得发紫,可一提到这茬,大伙儿脑子里打转的,八成还是纯电。氢能源,仿佛永远在“明日黄花”的剧本里跑龙套,叫好不叫座。这回这MPV祭出“低压×高效×长续航”的旗号,听着就接地气了不少。
为啥说接地气?盖因为氢能源车它一直迈不过几道槛。一个是身价,贵到没朋友;另一个是安危,氢气这玩意儿,一不留神就炸毛。这MPV主打的“低压常温固态储氢”,听着就让人踏实——起码在安全这块,好像能让人稍稍松口气。
这车是上汽、捷氢科技联手炮制的,背后还有魔都科委站台。捷氢科技是嘉定那旮旯的企业,专啃氢燃料电池这块硬骨头。他们给这车安排了个50千瓦的燃料电池系统,号称能量转化率能摸到50%。这数字啥意思?掰开了揉碎了说,就是能把更多的氢气榨成电,让车跑得更远。
更绝的是,这套系统还能把乘员舱的供暖,跟固态储氢装置释放氢气时需要的热量,给统筹安排了。冬天开电车最怕啥?续航尿崩。这氢能源MPV,好像想把这茬也给捋平了。
甭管咋说,重中之重还是价码。要是氢能源车的成本降不下来,再牛逼的技术也只能是“镜花水月”。这辆MPV使的是燃料电池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据说能大幅度砍成本。要是真能做到,那对氢能源车普及开来,绝对是打了一针强心剂。
可话说回来,氢能源车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光靠一辆MPV那是扯淡。它后面还牵扯到氢气的制备、转运、屯储等等一连串的环节。这些环节的开销、速率、靠谱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氢能源车的竞争力。
而且,消费者肯不肯掏腰包,也是个未知数。毕竟,大伙儿对氢能源车的了解还不够深,难免会有点嘀咕。充电方便不?加氢站多不多?安全性到底过不过硬?这些疑问都得逐一击破。
再往骨子里扒一层,氢能源车的推广,不单单是技术活儿,更是能源战略的大棋局。中国要搞能源转型,甩掉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症,氢能源是个绕不开的选项。可要真正把氢能源盘活,需要官府、企业、科研院所撸起袖子一起干,合力攻克技术壁垒、完善基础设施、制定行业标准。
所以,这台氢能源MPV的横空出世,与其说是扔出了一款新车,不如说是种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它敲打着我们,在新能源车的赛道上,除了纯电,还有别的玩法。而这些玩法,没准能给我们带来更干净、更可循环的未来。
结局会如何,谁也不敢打包票。但起码,有人在卯足了劲儿折腾,这就足够让人心里有点盼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