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砍配置玩狠招”,国产车豪华内卷下如何突围?

新能源市场的“内卷”已经白热化,而特斯拉的“简配神技”又一次引发行业大地震。最近,特斯拉推出了一波“简配狂潮”,直接砍掉二十多项舒适性配置,以超低起售价杀进20万元档,被网友戏称为“便宜又狠”的新款“毛坯房”。像一个搅动池水的“简配鲶鱼”,可谓是给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狠狠地泼了一盆冰水。而此时,历来以“堆配置”见长的中国品牌,似乎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究竟如何在这场价格大战中杀出一个活口?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波。

特斯拉“砍配置玩狠招”,国产车豪华内卷下如何突围?-有驾

特斯拉这一波看似“砍手砍脚”的简配操作,实际上倒是动了真格的。他们秉持一个中心思想——“核心不能动,非核心通通退场”。比如最新的美版Model 3标准版,除了核心三电系统,以及680公里的续航能力保持亮眼,其它可谓“能减就减”从后排娱乐屏、电动方向盘这样的细节到座椅通风、音响都统统砍掉,把起售价直接压到26.4万元人民币。Model Y的简配版甚至更“极简”,连全景天窗、贯穿大灯这些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配置都没了,直接被人戏称为“贫家弟子”。

特斯拉这个看似“没诚意”的操作,背后逻辑也非常清晰业绩压力山大,销量停滞不前,全球交付量还下降了13.5%。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也是它最大蛋糕来源地,上半年销量下滑5.4%,超级工厂产能利用率不到60%。所以,很显然,特斯拉是在用“减配换价格”这个大招,试图用最低的成本打通中国15—20万元主流市场。简单说就是我要在市场上杀出一个最低价,但又不让我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

特斯拉“砍配置玩狠招”,国产车豪华内卷下如何突围?-有驾

面对特斯拉挥舞的价格屠刀,中国品牌的处境着实有点尴尬。这些年,大家拼命堆配置才杀出血路,靠着真皮座椅、超炫的车机大屏、动力加辅助驾驶、豪华音响等组合拳,20万级别的国产车简直可以说是“顶奢水准”。但问题在于,这样搞下去已经开始“赔本赚吆喝”了,车企的整体利润率连年下滑,几乎快进入了一边卖车一边做慈善的怪圈。特斯拉的这波骚操作,反而戳中了国产车企的痛点,让“高端但微薄”的品牌直接危险了。

种种迹象表明,靠“投入80,售价20”的打法已然不可持续。再这么内卷下去,“用爱发电”的真的只剩意图和抽象了。那么,我们的自主品牌该拿什么应对这场硬仗?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大致有三种策略可供选择。

特斯拉“砍配置玩狠招”,国产车豪华内卷下如何突围?-有驾

第一种,继续走“高大上路线”,用配置牢牢捧住一部分对舒适感要求极高的消费者。比方说,比亚迪依旧端出的是“奢华满配”的汉EV,还自带冰箱、座椅按摩,甚至后排娱乐屏都安排上了。同样的,蔚来也并不打算陪着特斯拉玩简配,它选择打“服务牌”——什么换电模式,NIO House的尊享服务,反正服务做到家,哪怕贵点也让人觉得值。

第二种,搞技术比拼,挖掘自身的独家优势。比如小鹏的XNGP智能驾驶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精准程度甚至超过特斯拉;还有理想汽车,走增程路线,主打长续航,一次充电加上续航能跑1300公里。不玩供应链成本压缩的低价游戏,径直攀向技术制高点,显然也是一个出路。

特斯拉“砍配置玩狠招”,国产车豪华内卷下如何突围?-有驾

第三种,跳出“价格战”的死循环,从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打破僵局。这一点上,比亚迪、蔚来等品牌表现得较为超前。比如,蔚来的BaaS电池租赁方案,让消费者买车立减7万,还能灵活按月租赁车电;更靠谱的是,比亚迪借着自身的储能系统优势,直接供应光伏和电动车的一体化服务。可以说,不在产品上跟你“正面杠”,但在你以外的领域,活生生把蛋糕做大了。

然而,当国产车跟特斯拉的正面对抗伴随时间延长,问题的核心其实已经逐渐清晰这场价格乱斗拼的已不再是堆砌配置的多少,甚至也不一定是节约能否做好短期应激。更隐藏的竞争,是看谁能够牢牢抓住消费者,对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关切。

特斯拉“砍配置玩狠招”,国产车豪华内卷下如何突围?-有驾

眼下,国内新能源市场的风起云涌,背后其实是一场用户需求与品牌竞争之间的博弈。消费者的每一分钱都是选票一张,买简配是省心省钱,看中的是“够用万岁”;买满配是舒服享受,关键在“体验为王”。

市场在洗牌,玩家在调整,而问题就在这当消费者掏钱的标准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的车企靠什么继续赢得人心?创新技术还是服务体验?你的答案又是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