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东风本田平均每45秒就有一辆CR-V交付用户。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的中国市场,这家以燃油车闻名的车企,正用实打实的销量演绎着“逆势增长”的剧本。
燃油基盘稳如磐石,CR-V上演“王者恒强”
走进任何一家东风本田4S店,最繁忙的交付区往往停满着白色CR-V。销售顾问的计时器记录着这样的节奏:上半年终端销量近15万辆,仅CR-V单一车型就贡献近9万辆,同比增长8.4%。当竞品为新能源转型阵痛时,CR-V在4-5月登顶合资燃油SUV上险量榜首,甚至将星越L、RAV4荣放等热门车型甩在身后。
“全能家用SUV,唯有CR-V”不仅是句口号,更是近320万中国家庭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从1995年诞生至今,这款全球累计销量即将突破1500万辆的车型,早已超越交通工具属性——它承载着用户对“穿越周期的安心感”的集体认同。正如一位十年车主的调侃:“CR-V的底盘连锈迹都懒得长,何况是过时?”
“技术嫁接”破局,电动化走出第三条路
上海车展上,东风本田高层抛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理念:“油电同质”。这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技术路线的精准卡位。当行业陷入“油电对立”的思维窠臼时,东风本田选择将燃油时代的可靠性与电动化的前沿体验深度融合。
纯电车型S7成为最佳注脚。基于本田云驰智能纯电架构打造的它,在极限碰撞测试中上演“钢铁侠式防护”:5吨钢卷从3米高处直砸A柱,车身结构竟保持完整,11个安全气囊瞬间弹出、高压电0.1秒切断、SOS系统自动求救。当新势力还在宣传屏幕尺寸时,东风本田用“安全冗余”重新定义电动车的核心价值。
更值得玩味的是本土化创新生态的构建。与Momenta合作自动驾驶算法、联手深度求索(DeepSeek)研发AI大模型、采用宁德时代超充电池——这些动作直指痛点:用本土供应链实现“降本提速”,让技术红利真正惠及消费者。技术部门负责人直言:“技术嫁接不是拿来主义,而是让全球标准在中国土壤里长出更甜的果实。”
用户思维破圈,口碑成最强护城河
今年初夏的电动科技体验营里,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工程师蹲在S7旁,向年轻父母详解电池安全结构,孩子踮脚触摸车底护板。这种“技术祛魅”的沟通,正是东风本田用户思维的缩影。
当“用户型企业”成为行业通稿热词时,东风本田选择更朴素的路径:把“技术普惠”落在感知层面。第十一代思域用智能座舱降低操控门槛,S7用“驾趣”标签打破电动车同质化魔咒。一位参加体验营的媒体人感慨:“没有参数轰炸,只让你坐进驾驶座踩一脚电门——本田的执拗,还是那个味道。”
下半年战局已启,守正出奇成关键
随着CR-V与艾力绅焕新车型即将登场,东风本田的攻防战进入新阶段。在成都某经销商战略会上,区域经理的发言颇具代表性:“既要让CR-V老车主换购时有惊喜,也要让新势力用户转过身后看见另一种选择。”
这恰是当下最犀利的商业洞察:当行业陷入“油电之争”的二元对立,真正的破局者正在模糊战场边界。那些被新势力教育过的年轻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可靠”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而这正是东风本田深耕二十年的护城河。
结语:
当电动化浪潮席卷一切,有人看见颠覆,有人看见融合。东风本田的半年答卷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用户从不为“概念”买单,只为那份握紧方向盘时的踏实笑意。毕竟汽车工业的本质,终究是让人类更自由地抵达远方——无论靠油,还是用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