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萤火虫的产量正在快速爬升。消息说这个月产量预计能接近5000辆,下个月每天还能再涨10%以上。产量突然上来,肯定有不少值得聊的东西。
先简单介绍一下萤火虫。它是蔚来旗下的子品牌,去年推出时被寄予厚望,很多人觉得它可能帮蔚来走出亏损。为啥这么说?它的起步价才11.98万,比ET5便宜了近18万,看起来是蔚来放低身段走量的关键产品。
萤火虫定位是“精品小型车”,想跟MINI、Smart这些掰掰手腕。尺寸比电动MINI稍大一点,配的是42.1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420公里,还能接入蔚来最新的换电站。
不过外观设计争议挺大。它走的是可爱路线,但那个圆凸起的大灯,被不少人吐槽像“手机摄像头”或“剃须刀头”,跟国内主流电动小车的萌系审美不太一样。李斌还说这设计考虑全球审美、尤其欧洲市场受欢迎,所以不改——这让很多国内用户不太买账。毕竟主流小型电动车用户多是年轻女性或家庭用户,更喜欢亲和力强的造型。
价格方面,虽然萤火虫的起步价在蔚来里是最便宜的,但在小型电动车市场里却算“高价”。比五菱缤果贵6万多,比比亚迪海豚也贵2万。后来蔚来推出BaaS租电方案,车价最低7.98万,但每个月要付399块电池租金。这样算下来,三年租金加车价差不多9万4,跟海豚入门版差不多,但海豚不用额外租电池、续航还更长。对比下来,萤火虫性价比并不突出。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对价格特别敏感,光靠品牌溢价很难打动他们。
产品力上,萤火虫也没用上蔚来招牌的换电服务。电池是欣旺达的,续航420km,跟竞品比没啥优势。比如吉利星愿用的宁德时代电池,续航410km,便宜5万多;海豚续航最高520km,快充半小时,萤火虫快充也要30分钟,续航还更短。
那在萤火虫比竞品的优势没有很突出的情况下,为啥蔚来还在加大产量呢?有几个原因。一是前期市场反响其实不错,上市第二个月就卖了3680辆,占蔚来总销量七分之一多一点。7月份销量跌了主要是因为工厂改造影响了生产,现在产能恢复了,自然要补上需求。
二是萤火虫在海外也有布局。刚刚第1万辆车交付,只用了三个多月,8月份开始进入挪威、荷兰,明年还要进更多欧洲国家,2026年甚至要推右舵车进新加坡等市场。海外市场逐渐打开,需求预期也在增加。
另外,9月份Nio Day还要发布一款欧洲版“特别版”萤火虫,悬架更硬、方向盘更紧实,还加了黑色车漆。新车可能会带来新一波关注,蔚来大概也是提前备货应对未来的销售高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