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交付量首次突破1.02万辆,同比增长246.95%——这不是新势力的奇迹,而是魏牌这个传统车企出身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在2025年交出的一份硬核答卷。一个曾经被贴上“转型慢”标签的品牌,怎么突然就冲进了新能源第一梯队?它靠的不是烧钱换流量,而是把用户当“产品经理”用。我最近深度体验了魏牌的两款主力车型——全新高山和全新蓝山焕新款,发现这背后藏着一套“用户驱动”的增长密码:不是我在卖车,是你在教我造车。
用户痛点,才是产品起点
很多人觉得新能源车拼的是续航、是智驾、是屏幕大小。但真正开过才知道,最影响幸福感的,往往是那些“纸面参数看不见”的细节。比如,你有没有为老人上下车费劲过?有没有在长途自驾时,因为找不到救援而焦虑?魏牌的破局点,恰恰是从这些“小问题”切入。
先说说全新高山MPV。我试驾时特意邀请了一位68岁的长辈同行。当他看到福祉版高山的升降辅助座椅缓缓降下,稳稳托住身体再抬升入舱,他笑着说:“这比我家楼道的电梯还稳。”这个功能不是炫技,而是基于大量家庭用户反馈开发的。魏牌团队告诉我,他们收集了超过1.2万条用户建议,福祉版就是“被用户催出来的”。这种“适老化设计”,让MPV不再只是“老板座驾”,而是真正成为“全家出行工具”。
再看全新蓝山焕新款。它的1343公里超长综合续航确实亮眼,但更打动我的是它对“续航焦虑”的系统性解决。它支持92号汽油,这意味着你跑再偏的地方,加到油的概率也更高;亏电油耗低至6.5L/100km,哪怕电量耗尽,油耗依然友好。这不是单纯堆电池,而是用技术+场景思维,把用户的“心理安全线”拉得更远。
细节见真章:那些“懂你”的设计
好车,是能听懂人话的。魏牌的“Coffee AI”系统,就让我有种“它知道我要什么”的感觉。比如全新高山的Coffee AI智能音响系统,不是简单堆喇叭数量,而是通过声学算法,让每个座位都像坐在音乐厅中央。我放了一首蔡琴的《渡口》,低音下潜深而不浑,人声清晰得仿佛在耳边呢喃。这不是参数能体现的,是耳朵说了算。
还有那个12.5L双开口冷暖冰箱。听起来是个“花瓶配置”?试驾那天正逢高温,我从后备箱拿出冰镇饮料,同事惊呼:“这哪是冰箱,简直是移动小卖部!”关键是它双开口设计,车内车外都能取物,露营时特别方便。这种设计,只有真正玩过户外的人才懂它的价值。
全新蓝山新增的晨光白、薄暮青、暮夜黑三款配色,也让我眼前一亮。特别是“薄暮青”,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金属光泽,不张扬却很有质感。听说这是根据用户调研结果新增的,说明魏牌在审美上也开始“听用户的”。毕竟,买车不是买家电,颜值也是刚需。
服务,是看不见的“配置”
很多人买车只看车本身,却忽略了服务体系才是新能源车的“隐形配置”。魏牌的直营模式,让我体验了一把“无套路”购车。430家门店,覆盖110城,从看车到售后,流程透明。没有层层加价,没有强制装潢,这才是高端品牌该有的样子。
更让我意外的是“西部服务保障线”。在14条热门旅游线路部署30多个护航驿站,城区2小时救援,偏远地区不超过6小时。我有个朋友刚提了高山,就开着去川西自驾。途中电瓶有点问题,打电话后3小时就有人赶到处理。“这服务,比某些豪华品牌还靠谱。”他说。这种“未雨绸缪”的服务设计,才是让用户敢开新能源车去远方的底气。
技术护城河:不是自嗨,是真落地
有人说,魏牌背后有长城35年的造车底蕴,技术肯定不差。但技术再强,落不到实处也是白搭。魏牌的“三擎九模”架构、Hi4性能版混动技术,听着高大上,实际体验如何?
我试驾蓝山时特意选了山路。Hi4混动系统在爬坡时动力衔接顺畅,没有传统混动那种“突兀感”。Coffee OS智能座舱反应快,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说“打开通风座椅”,几乎秒响应。这些技术不是PPT里的概念,而是每天都能用到的“生产力工具”。
更难得的是,这些技术还获得了行业认可。在EAC 2025展上,全新高山的“零重力座椅”拿了创新奖,全新蓝山的易清洁织物得了材料奖。国际评委可不会看品牌面子,能获奖,说明设计真的戳中了用户痛点。
和谁比?比什么?
有人问,魏牌这价格,是不是该和理想、蔚来比?我觉得更该比的,是腾势D9和问界M8。
拿全新高山比腾势D9:两者都是高端新能源MPV,但高山多了福祉版,服务网络更下沉,价格也更亲民。如果你家有老人,高山的“人性化”设计优势明显。
全新蓝山对比问界M8:两者都主打家庭SUV,但蓝山续航更长,油耗更低,还支持92号油。如果你经常跑长途,蓝山的“经济性+便利性”组合拳更实用。
当然,理想L9的智驾、蔚来换电也有各自优势。但魏牌的差异化在于:它更愿意为“普通家庭”的真实需求买单,而不是一味追求“科技感”。
未来会怎样?
魏牌的目标很明确:2025年月销6万辆,直营店扩展到600家,覆盖200城。这野心不小,但路径清晰——继续把用户当“产品经理”。
我好奇的是:当所有车企都说“以用户为中心”,魏牌靠什么保持领先? 是更深的用户洞察?更快的迭代速度?还是更扎实的服务体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也想问问各位车友:你买车时,最看重的是参数,还是那些“懂你”的小细节? 欢迎分享你的故事,我会挑几个有意思的回复,下期专门聊聊。
最后说一句:技术会过时,营销会褪色,但“为用户而改变”的初心,永远是车企最硬的护城河。魏牌能不能一直走下去?时间会给出答案。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