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

理想MEGA上市时,那股气势还在吗?

仿佛就在昨天。李想站在聚光灯下,宣布50万以上MPV销量冠军。“定义新物种”。他说得斩钉截铁。可市场,真的买账了吗?

数据显示,MEGA首月交付不足5000台。对比L系列动辄月销三万的盛况,这数字,像一盆冷水。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33.98万元。这是i8降价后的价格。上市一周就调价,理想很少这么急。以往,是加价等车。现在,是怕订单跑光。

i8的订单,首周6000张。而L9当年,一小时破万。差距在哪?

设计争议是表象。有人说i8像面包车,有人说像太空舱。李想自己都说“第一眼觉得丑”。可丑不是致命伤。

真正的问题是——用户不再无条件信任理想了。

曾经的信任,来自精准的用户洞察。“没有续航焦虑的电动车”。一句话,击中了多少家庭用户的软肋?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增程,是技术妥协。但也是市场智慧。电池贵,充电慢,长途远。理想用小电池+增程器,绕开了所有痛点。

成本省下来了。省下的钱,砸进冰箱、彩电、大沙发。空间做到极致,舒适拉满。用户说:这就是我要的家。

2023年,理想卖了37.6万辆。新势力第一。2024年,冲上50万。年营收破千亿。盈利了。

风光无限。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可风光背后,是单一技术路线的隐忧。

纯电市场在加速。7月,纯电销量60.7万辆,同比增长24.5%。插混微降,增程呢?同比下滑11.4%

断崖?未必。但趋势,已现。

补能焦虑,正在被基建缓解。800V高压平台普及,充电速度翻倍。换电网络扩张,5分钟满电。

用户问:我为什么还需要一个增程器?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它重。它占空间。它有噪音。它终究要烧油。

当纯电的短板被补齐,增程的“优势”,还剩多少?

理想知道。必须转型。

可转型,哪有那么容易?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MEGA和i8,两款纯电,都“特立独行”。MEGA的低风阻造型,像子弹头。i8的高车顶,像MPV混了SUV。

用户不买账。

但问题真是设计吗?

不。是理想把增程的成功逻辑,原封不动搬到了纯电上。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空间大,配置高,舒适优先。没错。可纯电市场,卷的是什么?

是三电技术。是800V架构。是碳化硅电控。是后轮转向。是智能驾驶。

蔚来有换电,小鹏有XNGP,华为有ADS 3.0。理想呢?

“冰箱彩电大沙发”——听着像上个时代的口号。

用户开始问:除了舒适,你还给我什么?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i8的降价,像一次妥协。取消Pro、Max、Ultra,统一定配。简化产品线。降低门槛。

可简化就能换来销量吗?

乐道L90,三天卖了1976辆。作为新品牌,这个开局不算差。它用更低的价格,切入20万级市场。

而i8,33.98万起。对手是谁?Model Y、极氪7X、问界M7……哪一个都不好惹。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更残酷的是——用户对理想的期待,变了。

他们不再满足于“没里程焦虑的车”。他们要的是“真正的智能电动车”。

当增程红利褪去,理想的护城河,还深吗?

2025年6月,理想交付36,279辆。同比降24%。环比跌11%。十五个月新低。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数字不会说谎。

转型阵痛,来了。

可阵痛,未必是坏事。

李想说,2025年,理想要全面纯电化。2026年,推出5款纯电车型。

i6,要来了。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它会是救世主吗?

或许不该问谁能救理想。

而该问——理想,还能不能再次定义用户需求?

过去,它靠洞察家庭用户,打赢了第一仗。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现在,纯电时代,用户要的不只是“移动的家”。

他们要速度。要智能。要驾驶乐趣。要科技感。

理想,准备好交出新答案了吗?

或者——它还在等,下一个“增程式”的红利?

可红利,从来不会等你。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市场,永远奖励那些先跑的人。

理想,还能跑得动吗?

……

MEGA与i8亮相:理想昔日畅销,仅靠增程优势?-有驾

值得深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