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现在有点像一个靠老本吃饭的明星——名气还在,但新作品已经没那么惊艳了。
它最近搞的“便宜版”Model 3和Model Y,表面看是降价让利,其实是在拿品牌信用当筹码,赌一把市场换量。
很多人买它,不是因为这车多能打,而是因为“特斯拉”这三个字还带着光环。
哪怕FSD在中国还不能全开,哪怕天窗没了、音响缩水、方向盘变手动,照样有人冲着标下单。
可问题是,这招能玩多久?
看看隔壁国产车:20多万的车,给你空气悬架、座椅按摩、800V快充,连车机都能打游戏。
而特斯拉还在用400V架构,续航一砍就是80多英里,后排连个屏幕都不给留。
数据不会骗人:
比亚迪连续四个季度卖得比它多;
欧洲、东南亚市场,比亚迪已经反超;
中国本土,特斯拉份额从15%掉到7.6%;
小鹏、小米单月交付都冲过4万辆了。
它还在用“一套设计打全球”的老思路,产品更新慢得像按年计费。
可中国车企早就卷成“周更”模式——今天用户说想要冰箱彩电,下周新车就给你装上。
特斯拉现在是在用过去的创新红利,补贴今天的平庸产品。
这就像拿祖传玉佩去换馒头,吃一顿少一块。
品牌不是永动机。
当“特斯拉”不再等于“未来”,而只是等于“曾经很牛”,那它的标,也就只剩装饰作用了。
我的看法:
靠情怀和符号撑市场,终究是条下坡路。
真正的护城河,不是LOGO有多亮,而是你能不能让用户明天还想点开你的APP下订单。
特斯拉如果再不把“里子”补上,那它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昂贵的复古玩具——好但没人真拿它当主力车开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