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

最近,关于网约车司机挣钱难的话题,又一次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很多人可能觉得,网约车司机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应该是个不错的职业。

但现实情况可能和想象中有些出入。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特别是从今年8月1日起,东莞和昆明两个城市出台的新规定,就像两面镜子,照出了这个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这些新规定,正是为了解决广大司机师傅们最头疼的几个大难题。

咱们先来看看司机们到底有多难。

就拿东莞市来说,官方公布过一组数据,听着就让人心里一紧。

整个城市有超过六万辆合法的网约车,而每天产生的订单量大概是五十八万单。

简单算一下,平均下来,差不多是十辆车在抢一个乘客的订单。

这种供需严重失衡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司机之间的激烈竞争。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有司机师傅自己算过一笔账,每天起早贪黑在路上跑十几个小时,看着手机里显示的流水好像还不错,但真要刨去平台抽走的那一大块,再减去油钱、电费、车辆的保险和日常损耗,最后折算成每个小时的收入,常常连十五块钱都不到。

这个收入水平,说实话,在很多城市可能还不如找个便利店或者快餐店打工来得稳定和划算。

问题的核心,就出在平台的抽成上。

长期以来,平台的抽成比例就像一个“黑箱”,司机们只知道自己被抽了钱,但具体抽了多少,按什么标准抽的,往往是一笔糊涂账。

有些平台为了吸引司机加入,口头上宣传的抽成比例可能只有百分之二十,听起来还算合理。

可实际上,它们会通过设置各种名目繁多的“信息服务费”、“技术服务费”等,悄悄地把实际抽成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

司机们收到的账单明细非常复杂,很多人也看不明白,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东莞和昆明这次的新规,第一项核心内容就是直击这个痛点,明确要求所有网约车平台必须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抽成比例上限。

这就像是把“黑箱”的盖子掀开了,让抽成这件事变得透明化。

以后,司机在接单前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单最多会被平台拿走多少钱,心里有了一本明白账,也能更好地判断接单的性价比。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政策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

之前昆明也尝试过类似的政策,当时司机的账面流水确实有所增加,但一些平台很快就想出了对策,它们转手就把给司机的冲单奖励、高峰奖励给取消了。

这样一来一回,司机们实际到手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所以,这次新规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看后续的监管如何跟上,防止平台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

新规要解决的第二个大问题,是关于聚合平台的责任划分。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现在很多人打车,都习惯用一些聚合平台,因为在一个软件里就能叫到不同公司的车,非常方便。

但方便的背后,也隐藏着风险。

一旦发生乘车纠纷或者交通事故,乘客往往会陷入维权的困境。

比如上个月在成都发生的一件事,一位乘客通过聚合平台叫车,不幸遇到了车祸。

事后,乘客联系聚合平台,平台方表示自己只是提供信息的,让乘客去找实际提供车辆的网约车公司。

乘客又联系网约车公司,公司又说司机只是挂靠,让乘客直接找司机本人。

这样互相“踢皮球”,导致乘客的医药费拖了两个月都解决不了。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这种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针对这种情况,新规引入了“首问负责制”。

简单来说,就是乘客从哪个平台叫的车,哪个平台就必须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负责到底,不能再把责任推给别人。

这无疑给聚合平台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以后再想当“甩手掌柜”就不可能了,这对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第三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新规严厉打击了那些专门坑害新手的汽车租赁公司。

很多想入行开网约车的新司机,因为没有自己的车,往往会选择通过租赁公司“以租代购”。

一些不良的租赁公司就抓住了新司机急于入行的心理,用各种花言巧语诱骗他们签订不平等的合同。

很多司机在交了高额的押金和租金,辛辛苦苦跑了几个月后,才发现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卷钱跑路了。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去年在东莞,就发生过一家租赁公司卷走司机们两千多万押金的恶性案件,让许多家庭陷入困境。

这类“皮包公司”之所以能横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的准入门槛太低,几台车就能注册一个公司开始营业。

这次的新规,直接将门槛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要求从事网约车租赁业务的公司,首次申请办理相关证件时,必须拥有至少一百辆合规的车辆。

这一招非常有力,直接将那些没有实力、只想投机取巧的小公司挡在了门外。

能拿出一百辆车来运营的公司,至少说明它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敢轻易为了押金就跑路,这对保护司机的财产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当然,政策的出台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善意的政策真正落地,还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矛盾。

比如,如何科学地调控市场上的网约车数量?

网约车新规来了!8月起抽成设上限,司机收入有保障-有驾

平台掌握着最核心的运营数据,但它们未必愿意将这些数据与政府共享,因为数据就是它们的商业机密。

如果政府无法准确判断市场的饱和度,就很难做出科学的决策。

过去在上海等地也曾尝试通过听证会等方式来调控车辆数量,但最后往往演变成了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

这次新规提出,要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市场供需信息,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这或许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好办法。

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新的问题产生。

比如,抽成透明了,平台会不会在司机的服务分、接单率等方面设置更苛刻的门槛?

如果对车辆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会不会导致网约车营运牌照变得稀缺,出现像过去出租车牌照那样被炒到天价的情况?

好在新规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要求每辆车必须与驾驶员进行绑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个人或机构囤积牌照进行投机倒卖。

说到底,所有这些政策调整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回归健康发展的轨道,让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司机,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份体面、合理的收入,而不再需要用透支健康的方式去换取微薄的薪水。

这盘棋很大,也很复杂,但现在终于有人开始着手收拾这片曾经混乱的局面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