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智驾会“骗人”:ADS 4.0的车道选择困局
又是这个路口。
直行车道排着五辆车,左转道只有三辆。
我的ADS MAX V4.0.2突然打了左转向灯。
“别变!”我惊呼。
太迟了。系统已经带着我们挤进左转道,然后——
车道线从虚线变成实线。
被迫左转。多绕了两公里。
这已经是本月第二次。
上次更惊险。十字路口,它竟想从左转道横跨实线变到最右侧右转。方向盘在我手中颤抖。我强行接管,避免了一场事故和扣分罚款。
智驾的“最优解”,有时恰恰是最大陷阱。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仔细观察了很久。系统在判断路径时,似乎过于关注眼前的车流密度,却忽略了车道的终极属性。它像极了那个总想抄近道,结果走进死胡同的聪明人。
短视的算法。
危险的博弈。
这背后是复杂路口的识别难题。传感器再先进,也难理解城市道路的设计逻辑。左转道为什么不能直行?实线为什么不能压?这些交规常识,对AI来说需要海量场景训练。
而我们的道路,每个路口都是独特的。
更让人担忧的是信任危机。
我们花钱买智驾,买的是省心和安全。但当它开始“自作主张”,这份信任就会打折扣。每次系统做出异常决策,驾驶员都需要额外精力来监控、判断、准备接管。
这反而增加了驾驶负担。
华为ADS 4.0的WEWA架构确实强大。9月OTA升级后,变道更丝滑,绕行更果断。官方数据显示重刹率降低70%,通行效率提升20%。
但这些优化,似乎还没完全解决车道选择的根本逻辑。
好消息是,厂商已经在行动。
据内部消息,下一代系统将重点优化复杂路口的预判能力。不只是看当前车道忙闲,更要分析后续路径的可行性。
但这需要时间。
作为车主,我们能做什么?
保持警惕。熟悉自己爱车的“脾气”。在复杂路口提前接管。及时反馈使用体验。
科技应该服务人,而不是考验人。
我的智驾依然在进化。
每次OTA都带来惊喜。但我开始明白,再智能的系统,也需要驾驶员的监督。
人车共驾,或许才是当下的最优解。
期待下一次升级。
希望那时,我的智驾不再被车道困住。
它应该带我安全到达,而不是绕远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