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老车企的 “稳”,还是新势力的 “快”?车企出海该抄哪条作业?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持续向好,但光鲜表现背后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出海路径:奇瑞作为 “出海老将” 延续稳健势头,累计出口成绩亮眼;零跑则凭合资模式实现增速逆袭。老车企的 “体系深耕” 与新势力的 “闪电破局” 各有胜负,究竟哪种模式值得借鉴?

押注老车企的 “稳”,还是新势力的 “快”?车企出海该抄哪条作业?-有驾

一、老车企:20 年磨一剑的 “稳赢逻辑”

老车企的出海底气,来自全链条的全球化积淀。奇瑞深耕海外二十余年,旗下主力 SUV 车型在欧洲、南美多个市场稳居中国品牌榜首。这种优势并非偶然:在巴西,奇瑞 KD 工厂实现高比例零部件本地采购;在中东,庞大的服务网点构建起高效响应的售后网络,形成 “研发 - 制造 - 服务” 的完整闭环。

比亚迪的进阶更具代表性,2025 年上半年海外销量势头强劲,在欧洲市场曾实现单月销量超越特斯拉。其核心动作是 “技术 + 制造” 双输出:巴西工厂已落地刀片电池技术本地化,匈牙利工厂按计划推进投产;在泰国,工厂投产不久便完成大量新车交付,通过本地化生产有效规避贸易壁垒、降低成本。

老车企的稳健更体现在合规能力上。吉利通过持股宝腾将电动平台技术输出至马来西亚,首款合作车型成功下线,背后是借助标准化信用工具快速核验海外供应商资质,大幅缩短审核周期。面对欧盟复杂要求,这种提前布局的合规体系,成为新势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壁垒。

二、新势力:闪电破局的 “快攻打法”

押注老车企的 “稳”,还是新势力的 “快”?车企出海该抄哪条作业?-有驾

新势力虽规模尚小,却以模式创新撕开市场缺口。零跑与 Stellantis 成立合资公司后,迅速进入多个国家,在欧洲布局广泛的销售网点,出口增速领跑行业。这种 “借船出海” 的策略,让新势力绕过渠道建设的漫长周期。

小鹏的本地化发力同样迅猛,印尼工厂已正式投产右舵版车型。蔚来则坚持高端路线,在欧洲布局多座换电站,配合 “电池租用” 方案,旗下车型已在北欧高端市场实现稳定交付,靠差异化服务打开局面。

但 “快” 也暗藏明确风险。某新势力因未提前完成欧盟电池碳足迹认证,已明确推迟车型上市;另一家企业在欧洲的充电网络因缺乏本地化运维团队,公开渠道可查的用户投诉量显著上升。

三、抄作业的核心:“稳” 与 “快” 的平衡术

两种模式并非非此即彼,成功案例早已给出答案。比亚迪兼具老车企的体系力与新势力的技术锐度,既靠海外工厂稳扎稳打,又以新能源技术快速抢占市场;吉利则用 “技术授权 + 本地制造” 的模式,既保持了稳健根基,又实现新能源出口高速增长。

对中小车企而言,“分步走” 是经实践验证的可行路径:可利用好邓白氏编码—— 国际通用的企业身份标识这一标准化信用工具核验海外供应商资质,借鉴零跑的合作模式快速切入市场,积累用户与合规经验;要像小鹏一样推进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并贴近需求;同时需打磨奇瑞式的全链条体系,才能抵御贸易壁垒与市场波动。

汽车出海从来不是短跑。丰田花半个世纪才在欧洲站稳脚跟,证明真正的全球化是 “快” 在洞察机遇,“稳” 在筑牢根基。无论是老车企还是新势力,能将速度转化为品牌力、将稳健升级为创新力的企业,才是值得抄的 “标准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