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个牌子是怎么死的吗?不是质量崩了,不是设计丑了。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当开它的人,从真有钱变成了想让你以为他有钱。听起来有点扯,但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比如玛莎拉蒂,你要是认识车圈里点人,尤其是开过的,都会记得那种气场——路上一出现,声音就划耳,三叉戟标志闪闪发亮。你会多看两眼,心里还会琢磨:这得是什么家庭出身的人?是不是做生意的?还是走娱乐圈的?
这不,几年前我还真在某个豪华社区门口见过一台玛莎,那车停那儿,就像是被放在展柜里。那股子意气风发,你说谁能不多关注几秒?可是后来,走在路上,我发现玛莎变得不一样了。怎么说呢?不管是在朋友圈上还是停车场里,开玛莎的似乎不再真有钱的代表,而像是想简点出风头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现在很多人租车、用车服务一租就是一天,那朋友圈发的照片,都是我又成功炫耀了一把,来个玛莎体验。你不用说,多少装逼的成分夹杂其中。
你可能会问:这是不是过度解读?我也不敢保证百分百,但感觉某些差别很真实。一方面,原来开玛莎的,真心不太怎么晒,毕竟他们在玩隐性炫耀。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新新人类或者说是伪富豪,喜欢用那种一看就知道的浪漫装扮,把玛莎变成街头的流动标志。让我翻了一下笔记,估算一下,这些车在某些城市的造价可能被拉高两到三倍,如果单从百公里成本来看,当然比大众进口贵多了,但他们追求的不是经济,是场面。
这玩意儿,就是个社会符号。我这么想的,是因为我见过不少房产中介、车行的销售跟我说:你知道吗?现在哪个A-类客户,不是先想象着自己是社会的成功者。买个车、穿点名牌,都是为了获得认可。他们其实自己心里也知道,真有钱的,不会非得买最新款玛莎拉蒂,反而会给身边人一种炫耀的错觉。这也是二手市场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玛莎拉蒂,逐渐在低谷里沉寂的原因。
你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猜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里的造作性越来越强。以前真有人开玛莎,纯粹因为喜欢那份激情,那声浪,有生命在于折腾那样的夸张。现在呢?很多人看到别人开就觉得必须得炫一炫。如果你不用点装饰,别人也不会觉得你酷。这点其实挺矛盾的,某个朋友原本就是开着帕拉梅拉去跑车聚会,但后来他换成了豪华二手的玛莎,还特意爆改,要装出一副我很潮的样子。然后旁边的人都在想:这是真喜欢,还是故意要给人看?我觉得真相大概两头都有。
再说第二点,我一直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掌控感的转变。以前的富豪,喜欢低调,是因为他们有底气,不用把自己逼到极端去明示。现在的伪富们,反而在不断强调自己有钱。你看,朋友圈里那些晒豪车照片的人里,很多其实是假豪车,租的、二手的,甚至就是戴个奢华的手表、穿个名牌包,也算炫耀。他们在追逐一份认同感,其实内心深处很害怕被人知道,我其实还差点啥。
这个轮回我猜没有一招能一劳永逸,毕竟消费符号的价值是不断在浮动。更别说,汽车作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不像是水果那么直接,其背后藏着的,是一套社会认同体系。你能想象吗?一辆老掉牙的玛莎,只要加旺角装饰,就能拉高几万块的市场价值。
我是挺嫌麻烦的。有时候真觉得,要把车子当成自己爱的东西太难了,太容易被挂羊头卖狗肉。比如同价位的几个品牌,我对比过,宝马2系,车内空间、驾驶感受都不错,油耗也算合理(体感油耗在8到9升每百公里之间),保值率比玛莎略高,到手价差个十万,我都觉得挺值的。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一年前拍的那张在高速上的合影。那会我还挺喜欢纯粹的车感,现在再看,心里多了点买个高档车,非得非要装造型的感觉。其实我一直在想:人开的车,真能反映出他是谁吗?还是只有那个人心里最清楚。
对了,问题来了,你觉得装逼的界限在哪?我总觉得,真正牛逼的人,不会在意自己车子是不是豪的标签。就像我那个开入门级跑车的小伙伴,说他只是喜欢那份自由,没准心里还骂装,那不就是一颗炫耀的心——但他不说。他只在意自己能享受的声浪。话说回来,是不是所有的真假都在一种看得见的表象上?我有点猜测,这也许才是车圈里日久见人心的大招。
也汽车的流行和等级感,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像一些品牌为什么一直火?也不是因为第一,没有竞争对手像魏瑛一直说:每个标杆都得刷新自己。我觉得,那个标杆也在变。你说,是不是将来的车子,会不会更偏向无形的符号,让我们只是体验者而非定义者?或者说,我们其实都在用车,偷偷在扮演一个想象中的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下一辆车,要是真能代表我的话,会是什么样子?那天走在路上,看了一眼路边一辆现代SUV,那个外壳不算多亮,但我心里觉得:这车,是生活的样子。或者,这才是真正的有钱?时候说不定,真的是心境和惯的变化,才是买车之死的真正根源吧。
这不禁让我想:不管现在怎么炒作车,车圈里的变迁,从来都不只是关于汽车,而是关于人的。你说,未来谁能看穿这个套路,剩下的会是怎样的场景?我也许,谁都不知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