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开车需要注意什么!老司机必备常识!

#破解夏季高温病#夏天到了,高温也来了,每年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悲剧出炉,为了让悲剧不在重演!那么我们夏天开车需要注意哪些呢!如何安全合理的在高温下用车呢!请一定要注意!!!老司机必备清单!希望对您或者家人有所帮助!
夏天开车需要注意什么!老司机必备常识!-有驾

一、暴晒后车内的隐形威胁

致命高温陷阱
夏季阳光直射1小时,车内温度可达60℃以上。皮革方向盘温度超80℃,直接接触可致烫伤。儿童或宠物滞留车内,15分钟即可能发生热射病(重度中暑),致死率超50%。

有害气体浓度飙升
高温加速内饰材料(座椅、仪表台、地胶)释放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暴晒3小时后,甲醛浓度可达常温下的4-6倍,长期接触增加致癌风险。

密闭空间缺氧风险
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若车窗紧闭,车内氧气含量可能降至19%(正常为21%),导致驾驶员出现嗜睡、判断力下降,严重时引发窒息。

二、上车前的关键操作(四步降温法)

开窗通风(30秒)
遥控降下所有车窗(天窗优先),形成空气对流通道,排出高温废气。若车辆带远程通风功能,提前5分钟启动。

车门对流(1分钟)
反复开关驾驶侧车门5-8次(扇动动作),加速热空气排出,效率比单纯开窗高300%。

启动外循环(2分钟)
点火后立即开启空调外循环模式(关闭A/C键),风速调至最大。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整,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加速散热。

内循环制冷(3分钟后)
待仪表显示水温达正常值,开启A/C制冷并切换内循环模式。温度先设25℃,避免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三、行车中的空调使用规范

操作要点 科学原理 错误做法

出风口向上倾斜45° 冷空气下沉形成自然对流 直吹面部或颈部

内外循环交替使用 每30分钟外循环2分钟更新空气 全程内循环致二氧化碳堆积

温度设置≥23℃ 车内外温差≤8℃预防感冒 低温(18℃以下)长时间使用

前挡风玻璃勿放置物品 避免阳光折射引发局部高温 中控台摆放香水/打火机

四、必备车载应急物品清单

饮用水:储备1.5L以上瓶装水(避免塑料瓶暴晒,选用不锈钢保温壶更佳)

医用降温包:内含冰袋(按压即冷型)、退热贴、清凉油

防晒装备:折叠遮阳板(前挡铝箔型)、防紫外线臂套(UPF50+)

检测工具:甲醛检测仪(带高温报警功能)、胎压监测器

五、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儿童乘客
使用反射率>95%的遮阳帘,安装后排温湿度监测仪(报警阈值:温度>35℃/湿度>70%)。严禁使用全包裹式凉垫,影响安全座椅防护功能。

老年乘客
准备颈部冰敷环(控温10-15℃),座椅加装通风坐垫(避免直吹腰椎)。

六、极端情况应急处理

场景 处置方案

空调突然失效 立即开窗,驶入最近阴凉处,发动机勿熄火保持通风

儿童被困车内 破窗救援(优先选择对角车窗),同时呼叫120

出现中暑症状(头晕呕吐) 靠边停车,冷水擦拭大动脉,服用十滴水

科学行车备忘录:

通风三分钟再启程,温度缓降避急症
内外循环定时换,饮水防晒不能省
老幼监护需加倍,应急物品保平安

数据支持: 国家车辆测试中心实验显示,采用四步降温法可使驾驶舱温度5分钟内从60℃降至38℃,有害气体浓度降低76%。交通运输部统计表明,科学使用空调可降低夏季行车事故率17%。

感谢您的观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假如您觉得我的内容还不错,辛苦您给个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