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说中国汽车企业负债率太高,甚至拿这个说事儿。但今天咱们换个角度聊聊,或许能看清背后的真相——原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一、先看行业"底子":重资产行业,负债是"标配"
汽车行业天生就是"烧钱大户",全球都一样。造车需要建工厂、买设备,就像台积电在美国建芯片厂要花600多亿美元那样,汽车企业也得砸重金。一台售价20万的车,成本可能要12万起,更别提建自动化工厂的机械臂了。
看看全球车企数据:大众负债率136%、丰田123%、福特131%,这些行业巨头的负债率比国内车企高多了!而咱们的上汽、吉利、比亚迪,负债率普遍在90%-75%之间,反而被说成"太高"?这就像用小学生的标准评判成年人,根本说不通!
二、再看"借的钱":有息负债才是关键
很多人只盯着负债总数,却忽略了钱的"来路"。企业欠供应商的货款、员工工资这些"无息负债",只要卖车赚钱就能还上,根本不算负担。真正危险的是需要付利息的贷款——也就是"有息负债"。
结果呢?咱们车企在这项上反而成了"优等生"!丰田有息负债占总负债68%,大众32%,而比亚迪只有5%!吉利、奇瑞更是低至12%甚至更低。2024年比亚迪营收7700多亿,有息负债却只有286亿——这说明它们更依赖自身盈利,而不是借外债!
三、最后看规模:越大越"负债"?那是正常增长!
企业规模越大,工厂、研发、市场拓展都需要花钱。华为去年营收8600多亿,总负债2648亿,但研发投入超过1700亿,这就是实力!比亚迪同样,7700亿营收里砸了542亿搞研发,全球卖车销量冲进前五——这哪是什么负债危机?分明是"投入不够大胆"!
真相总结:别让数字绑架了未来!
有人总拿负债率说事儿,就像盯着一个运动员的体重谈他能不能跑得快。汽车行业的高负债率是全球普遍现象,关键要看企业的"造血能力"和成长性。中国车企不仅负债结构健康,研发和扩张速度也在全球领先。与其盯着数字焦虑,不如看看比亚迪在欧洲建厂、华为造车的雄心——这才是中国汽车的底气!
最后提醒:下次再听到"车企负债太高",您先问问他——"您知道特斯拉的负债率是148%吗?"有时候,负债不是负担,反而是实力的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