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新一轮爆款?8月9款SUV扎堆上市,选错了亏大了

崩盘还是新一轮爆款?8月9款SUV扎堆上市,选错了亏大了

01

上周我们编辑部刚刚有人想换车。 他问我:8月有啥值得买的SUV吗? 我说,好家伙,这月有9款新SUV全在一块儿上市,简直跟春运抢票似的。 先给大家来个痛快的结论。 如果家里预算不多,想买个纯电能代步且省心的,其实极狐T1挺适合的。 预售才7到10万,科技配置敢给,空间还不小,轴距直接干到2770mm,后排舒服。 别的同价位SUV,动力没他猛,配置没他全,空间也就那样。 说人话就是,花10万也能装得下一家四口加两只狗。

02

但话说回来,新车集中扎堆发,最怕的就是跟风瞎选,到头来发现被新技术割了韭菜。 尤其是混动和增程,今年8月基本是‘插混集体大卖’。 市面上热门的吉利银河M9、沃尔沃XC70、猛士817,包括捷途山海L7 PLUS,全都主推插电混动,续航数据亮得晃眼。 我看了一圈,银河M9综合续航超过1500公里,低到每百公里4.8L油耗。 猛士817甚至标到了1300km续航,双无线充电、冰箱啥都安排上了。 按理说够强,但我老觉得这些参数其实是‘理想实验环境下’才跑得出来。 身边有位朋友买插混,上下班距离凑巧,油真用得不咋多。 不过要是经常高速、长途,纯靠电续航基本用不上,每次加油还得看发动机排量。 有的人没了解清楚,就被一堆续航数字糊弄瘸了。

03

有些车主觉得,“插混油耗肯定比传统燃油低”,这其实只是对了一半。 插混模式,短途代步确实省。 但是真到冬天,电池虚标那点数值消得贼快,仪表盘像掉电梯一样。 说个例子,我自己冬天跑高速,满油满电,跑了俩钟头只剩电量个位数。 之后就跟普通油车没啥区别了。 所以选车不能光看厂家宣传的“综合续航”、“纯电里程”。 比如沃尔沃XC70有七驱动模式,但实际日常,能用的就那么两三种。 别被各种“黑科技名词”唬住。

04

再说空间配置和驾乘体验。 现代帕里斯帝算是今年空间怪兽了。 新平台,轴距2970mm,直接超越大众途昂、福特探险者。 第三排还能一键折叠,7座、9座都能选。 但我摸过类似结构的车,有时候座椅折来折去,卡扣卡得挺慌的。 实际体验其实要去4S店坐一坐,别看图纸上尺寸猛,坐进去感觉也就那样。 尤其是进口旗舰动辄三十几万,真要对比下国产旗舰,比如昊铂HL增程版,综合续航都能超1200km,配置还更贴合国人用车习惯。

05

说到配置,现在新车标配芯片都不再吹高通8155了,直接上8295P那种。 液晶中控屏、全景影像、流媒体后视镜、智能冰箱……各种配置乱飞。 猛士817这种华为联合的车,连智驾系统都是乾崑ADS 4,号称高速、城市NCA全场景都能搞定。 但我试过好几种自动驾驶辅助,说白了,国产这些基本都还在“能用但偶尔我心慌”的阶段。 主动安全虽然越来越强,但千万别把方向盘当摆设。 车最终是工具,科技配置再花哨,安全才是底线,不要迷信APP里面的演示动画。

06

对了,SUV扎堆的同时,不少厂家开始玩车型“双版本”策略。 比如吉利银河M9六座、七座都能选,奇瑞风云X3给了标准、长轴距两个版本,昊铂HL有5座、6座,这大概是要覆盖所有家庭场景。 但家的需求一点要想明白,几口人用就买几座。 别指望三排座能兼顾舒适和装载,实际一出游,最后排不是拉娃娃就是塞杂物。 我自己就踩过这个坑,为了第三排多刷了两万,最后用得少,感觉没啥必要。 选SUV先列下家里实际需要,不能光追配置。

07

市场价更是一团迷雾。 今年8月这些热门SUV,预售价从7万到48.8万,跨度大得离谱。 捷途山海L7 PLUS、奇瑞风云X3系列定位都是15万-20万区间,入门动力够用,混动配置是主流。 猛士817、沃尔沃XC70动辄三十几万,将来保值率其实很难说。 建议真在意后期二手残值,优先选市场规模大的车型。 毕竟小众车玩着爽,卖的时候欠一屁股账也挺亏。

08

最后,选8月的新SUV,我建议三个维度提前想清楚。 第一,日常通勤和假期出游哪个更重要?别被“最长续航”、“全场景智能”冲昏头脑,真实用车场景才关键。 第二,空间需求、实际家里座位数,实地体验必须安排,每个人坐进去,才知道舒不舒服。 第三,看准价格区间,别被高配忽悠多花冤枉钱,买实用的。 我也不是每次都火眼金睛,自己踩过不少坑。 大家选车,多跑两家,多和老司机聊聊,钱花得才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