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违法,平台先担责,个人不该背锅

当我们看到一辆网约车在路边被执法人员拦下,司机师傅焦急地解释着什么,最后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车辆被暂扣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这位司机在进行非法营运,是他个人的违法行为。

这个看法虽然不能说全错,但却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

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司机个人的违法行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结果,而真正的原因,那个源头,往往指向了我们手机里那个每天都在使用的打车软件——也就是网约车平台公司。

网约车违法,平台先担责,个人不该背锅-有驾

可以说,在网约车这个行业里,如果出现了违法营运的情况,首先需要被追究责任的,应该是平台,而不是把所有的板子都打在司机个人身上。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平台到底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平台可能只是一个信息中介,就像一个“线上介绍所”,把需要用车的乘客和有车的司机撮合到一起,然后从中收取一点服务费。

如果真是这样,那出了问题,平台似乎确实可以说自己只是个中介,责任不大。

但实际上,国家的法律早就对平台的身份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根据我国专门管理网约车的法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明确规定了网约车平台需要承担“承运人责任”。

这五个字的分量非常重,它彻底改变了平台的性质。

网约车违法,平台先担责,个人不该背锅-有驾

所谓“承运人”,通俗地讲,就是负责运输的单位。

比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它们都是承运人。

乘客坐了你的车,你就必须对乘客的安全和整个运输过程负责。

这就意味着,从法律层面看,网约车平台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中介了,它就是一家运输服务公司。

乘客通过平台叫车,就等于是和这家运输公司建立了服务合同,一旦在行程中发生任何问题,比如交通事故、服务纠纷,平台作为法定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站出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这是无可推卸的。

既然法律把平台放在了“总负责”的位置上,自然也就给它规定了一系列必须履行的义务,这些义务就像一道道关卡,确保整个运输服务的安全和合规。

首先,平台自己要想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就必须获得当地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是平台合法经营的“身份证”。

如果一个平台连这个最基本的证件都没有,那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违法主体,它派出的每一单生意,从根源上就是不合法的。

网约车违法,平台先担责,个人不该背锅-有驾

其次,法律要求平台必须严格审核提供服务的车辆和驾驶员。

也就是说,平台有责任、有义务去确保每一位接单的司机都持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每一辆上路的车都持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如果平台明知道某个司机或者车辆证件不全,还依然向其派发订单,那么平台就是在主动、明确地组织非法营运,这是最直接的违法行为。

这就好比一家正规的建筑公司,不能明知一个工人没有从业资格证,还安排他去操作重型机械一样。

最后,平台还必须按照要求,把车辆、驾驶员、订单等所有运营数据,实时、完整地接入政府的监管系统。

这等于让平台的运营时刻处在阳光之下,接受政府的监督,防止其在背后搞小动作,逃避监管。

近年来,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国家的监管重点正在全面转向平台。

网约车违法,平台先担责,个人不该背锅-有驾

在执法实践中,对于那些平台、车辆、人员“三证不全”的非法营运,执法部门虽然也会处罚司机,但处罚的重心和力度,已经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平台身上。

对司机的罚款数额通常在几千到几万元之间,而对平台的罚款,则可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更高。

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可以采取责令平台停业整顿、下架其手机应用、暂停其在某个地区的经营许可等更为严厉的措施。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监管部门非常清楚,平台才是整个行业秩序的“总阀门”。

许多司机之所以会无证上路,并不是他们天生就想违法,而是因为一些平台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吸引足够多的运力,会有意地降低准入门槛,默许甚至鼓励不合规的车辆和司机进入。

平台通过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甚至“只上车不补票”的野蛮扩张方式,将运营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了司机个人和社会,而自己则享受着市场扩张带来的红利。

因此,只有把这个“总阀门”管住了,让平台真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从根本上整治行业的乱象。

那么,对于广大想从事或者正在从事网约车服务的司机朋友来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做到合规经营呢?

网约车违法,平台先担责,个人不该背锅-有驾

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在选择合作平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在决定加入之前,先去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一下,看看哪些平台是在本地取得了合法经营许可的。

优先选择这些有资质的正规平台,远离那些一来就告诉你“证件不齐没关系,先跑起来再说”的平台,因为这样的承诺往往是陷阱,一旦被查处,平台很可能会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其次,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就是必须下定决心,办齐个人和车辆的“双证”。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是司机合法上路的“护身符”,缺一不可。

虽然办理这些证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尤其是将私家车变更为“预约出租客运”性质后,车辆的保费会增加,报废年限会缩短,但这笔投入是为自己规避巨大法律风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只有在“双证”齐全的前提下开始运营,才能真正做到心安理得,不必再担心路上的检查。

最后,在运营过程中,还要注意明确自己与平台或租赁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仔细阅读并签订正规的合作协议,特别是要确保车辆购买了足额的营运性质的商业保险。

普通的私家车保险在从事营运活动时是无效的,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可以拒赔,那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只有认清平台的主体责任,主动让自己变得合规,并通过法律和保险来武装自己,个人驾驶员才能在这个行业里走得更稳、更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