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三代发动机如何颠覆中国“智造”认知

黄海之滨,青岛湾畔,10月18日,山东重工·潍柴动力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青岛举办。约三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近300件展品静静陈列,来自140多个国家的3000名合作伙伴穿梭于其中,目光定格在三台意义非凡的发动机上。这场大会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次跨越半个世纪的深度交流。潍柴动力以三代关键机型,呈现了中国制造业从起步到引领的壮阔历程。

潍柴三代发动机如何颠覆中国“智造”认知-有驾

在“厚重重工”展区中央展台的南端,一台铭牌斑驳的6160A发动机格外引人注目。1976年3月,该型号作为120千瓦发电机组首次投入山东临沂国营养殖场。经过近半世纪的岁月洗礼,它依然平稳运行。2017年底,潍柴在养殖场发现了这台“老兵”并将其回购。简单清理后,发动机一次启动成功,动力输出依旧强劲。滤芯、油泵保留着70年代的原貌,沉重的调节扳手和坚实的增压器见证了数十年持续运转的可靠性。这一性能不仅让6160A获得全球十万余台的销售成绩,更有一万多台远销东南亚,其身影遍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多地,成为中国内燃机“走出去”的历史见证。

紧邻其旁,WD615发动机则书写着另一段传奇。其单一市场占有率高达75%,累计销量超过370万台,仍在不断增长。据悉,展区内的这台发动机来自吉林的一位卡车司机,自2005年购入,十年内累计运营280万公里未经历大修,仅更换过线束和机油。这个里程相当于地球与月球往返三点六次,远超潍柴承诺的180万公里。无论是在孟加拉还是西班牙,这款发动机依然活跃于矿卡、餐饮车、船舶等多种场景,“永动机”般的耐用品质为无数用户带来了切实收益与信赖。

潍柴三代发动机如何颠覆中国“智造”认知-有驾

展台北侧,则展示着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的柴油机,这也是中国制造向未来递交的全新答卷。2024年问世的这台发动机,凭借精密设计和紧凑构造,实现了热效率的重大突破——比同类主流产品高出近五个百分点。若全面替换现有柴油机,中国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700万吨,相当于种植7亿棵树。对于个人用户,年行驶20万公里能节省10万元油费,足以支持一个家庭一年的生活。自2020年首次突破50%热效率之后,潍柴每年都在提升纪录,不含余热回收装置的纯发动机本体性能提升,已成为全球行业新标准。

这三台发动机不仅串联起潍柴动力的企业奋斗史,更构成了中国内燃机行业的演进缩影。6160A铭刻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匠精神,WD615见证了市场经济下的品质突破,而高热效率发动机则回应碳中和时代的挑战,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迈进。它们共同诠释着“可靠”的深层含义既是基础使用的满足,也是对用户期待的超越,更是对行业与时代进步的责任担当。

潍柴三代发动机如何颠覆中国“智造”认知-有驾

来自全球的客商,触摸着6160A的斑驳铭牌,凝视着高热效率发动机的精密机身,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积淀,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信念。这场源自青岛的对话,将随着山东重工的产品不断扩展,在更广阔的天地续写关于时间、信任与创新突破的壮丽篇章。其深处,蕴藏着中国制造从“制造”到“智造”的珍贵精神以效率为道,坚守匠心;以创新为本,深耕价值;在时代变革中勇于担当。

三台发动机,三个时代的缩影,共同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价值曲线。真正的“可靠”,不只是零件间的精准咬合,也不只是企业信守承诺,更是主动回应时代与社会的使命,始终以创新定义未来。中国制造,正在完成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型,实现了从“制造器物”到“塑造标准”,从“满足需求”到“定义未来”的深层蝶变。

潍柴三代发动机如何颠覆中国“智造”认知-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