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有个数据挺吓人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一脚油门干到55%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新手村的保护罩,没了。之前大家还能和和气气,你出个冰箱彩电大沙发,我搞个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你好我好大家好,假装我们是在搞科技创新。
现在,不装了,摊牌了。
这55%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所有人都挤在同一条独木桥上的信号。接下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大逃杀正式开打。所谓的S型曲线理论说,到了这个点,行业要进入“短暂衰退期”,要淘汰赛。
说得太文雅了。
什么叫淘汰赛?淘汰赛是奥运会,输了回家,下次再来。现在车圈这叫“蛊王争霸”,所有人被扔进一个罐子里,最后只有一个能活着出来。剩下的,都会变成养料。
长城魏总早就开始吹风了,说车圈要出“恒大”。讲真,这话说的就很灵性。你以为他在搞行业预警?不,他是在摇人做法。意思就是,我快顶不住了,哥几个谁先自爆一下,给我匀点市场出来?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在比谁先发疯,谁更不把自己当人。
你去看那些财报,什么杠杆率,什么纯利率。每次看这些财报,我都想起我大学时硬着头皮啃会计学的下午,阳光很好,但我只想睡觉。这些数字在太平盛世有用,现在,它就是一张废纸。
这就像你看玄幻小说里俩大能要干架了,你还在那分析其中一个的“灵力储量”和“真元纯度”。有用吗?没用。人家直接掏出一件上古禁器,大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然后轰的一声,整个地图都清净了。
现在的车圈就是这个状态。赛力斯杠杆高?广汽亏钱?比亚迪摊子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会是第一个掀桌子的人。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者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防守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
所以你再看股价,什么广汽长城跌得惨不忍睹,比亚迪也开始调整。正常吗?太正常了。资本市场比谁都精,他们闻到血腥味了。大家都在赌,赌谁是那个最后活下来的蛊王,也都在怕,怕自己投的就是那个先被吞噬的“压缩毛巾”,一泡水就散架。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把卖车写得跟修仙渡劫似的,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就这个理儿?
原先的文章还拿一百年前美国汽车产业举例子,说什么福特Model T,说什么渗透率到50%之后股价暴跌。历史是会重演,但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百年前的汽车是把马车干掉,那是降维打击,是任意门打原始人。现在的电车打油车,是两个雷电法王在互相对波,旁边还有一群插混和增程在疯狂扔技能,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最关键的是,一百年前的消费者,核心需求是“有个车”。现在的消费者,需求已经快被干成道诡异仙了。他们一会儿要冰箱彩电,一会儿要自动驾驶,一会儿又要零百加速,一会儿又关心你老板的精神状态。简直就是疯了!全都疯了!
我作为一个真实拥有过好几台不同品牌电车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很多时候,决定我们买车的,根本不是那些技术参数。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特斯拉的FSD,而在于“老头乐”。只要大爷在路口躺得够快,什么算法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现实,最不讲理的现实。你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不如一个鬼探头的电瓶车给你带来的震撼大。
所以,别信那些S曲线的分析,也别迷信那些波浪理论。什么[5]浪(5)内部是3-3-3-3-3结构,听着就像咒语。这玩意儿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可以拿来当个心理按摩。现在风暴都快骑脸了,你还搁那算命呢?
真正的核心矛盾,早就不是技术了,而是信仰。
为什么奔驰天天被骂,但还是有人买?因为那个三叉星标就是一种玄学,它提供的情绪价值,你算不出来。为什么特斯拉车内颠得像拖拉机,还是有人买?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买的是马斯克的故事,是硅谷的图腾。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讲真,这疯狂背后,又有点让人热血沸腾,就喜欢看这种掀桌子的戏码。
所以,S曲线告诉你该卖股票了?别信。
理论上,渗透率过了50%,行业过度投资,股价要大跌,是完美的卖出时机。这是科学。
但车圈现在最不讲的就是科学。
真正的信徒,是不会看K线的。他们看的是信仰,是品牌人设,是老板的每一次发布会。你问他为什么不止盈,他会告诉你:“你不懂,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这就是玄学,科学解释不了。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别预测。
因为在这个发疯的时代,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