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是稀有的?什么才配称得上极致的收藏品?又有多少有钱人,愿意为一个梦,掏出几千万去买一辆车?2022款Mulliner宾利Bacalar全球仅限量12辆,这一串数字扔在人堆里,就像明火进了仓库,一下子炸出无数讨论和遐想。有人羡慕,有人不屑,也有人开始反思,这样的“终极玩具”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先说说这车,Bacalar,听着像硬邦邦的拉丁名,实际上是个注定陪伴少数人的超跑。啥叫“限量”?12辆,全球12辆,咱中国一年都卖出去几百万辆车,这个Bacalar,是全人类只有12个幸运儿能拥有。你琢磨琢磨,世界上有多少人是超级富豪,即使都想要,还得玩抢购。
有的人会说,这玩意不就个“富二代买回去吃灰”的装饰摆设吗?多花钱装个排场,除了让别人羡慕还能干啥?可你别小看这“排场”,真砸下几千万的人,买的可不仅是面子,那是一种身份,一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想想,只有12辆,这让拥有者天然就成了“世界级俱乐部成员”,满街跑的劳斯莱斯都不稀奇,只有Bacalar,只有你,贴你名的定制。
说白了,这种顶级定制,玩的是排他性和唯一性。不仅是“车比车”,更是“人比人”。你能为啥吗?人的欲望,总归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花一大笔钱,体验顶级工艺、俱乐部的圈层和独一无二的优越感,这就是顶奢世界的游戏规则。
那这个Bacalar到底有啥独特的?首先,光看那油漆,“翠绿色外衣”说实话,我行路上就没见过。这不是普通的喷枪一喷,是由老工匠用手一点点打磨调出来,前脸、亮件、排气口上都点缀着青铜色的缎面。一块面板上能绣出几层工艺感,每一细节都是审美和技术的堆叠,想模仿都模仿不来。
内饰也讲究:Beluga皮革、灰色Tweet混搭,又稳重又时髦,中控台上是那种老派模拟时钟,把尊贵定格在每一秒流转里。再看那座椅,每一抬头,都能看见宾利的飞翼标,一坐下都觉得自己得挺胸抬头、呼风唤雨。
还有那动力,6.0升W12发动机,650马力,900牛米扭矩,3.5秒从静止到100公里,对一辆冲着豪华去的双门轿跑来说,这速度已经不是普通意义的“快”,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怎么飙就怎么飙。但大部分人买回去能舍得真这样“玩命”开的人啊?大多是拿来收藏甚至压根不开,就怕多绕两圈掉价。
也别以为这台Bacalar只是个打磨出来的艺术品而已,你随便打开车门瞄一眼,什么缎面碳纤维啦、三色轮毂啦,暗灰铝面嵌青铜点缀,全部是高级感和专属感的碰撞。很多人追潮流,不就是买个“独特”,可普通商品都怕撞款,富人俱乐部比的就是极端的稀有和专属——Bacalar就能做到让你开出去,从世界任何地方走到哪都能吸睛。
问题是,一辆车真正的价值,真的就来源于它的稀有吗?想想看,如果明天路上所有车都成Bacalar,就算你花3000万提的又咋样?还是人潮中一辆普通车。价值,本质是由稀缺性和身份叠加出来的泡沫,这也是宾利精心做局、只造十二辆的道理——不是因为技术没能力大规模造,而是故意让“有能力买的人”也只能成为一小撮。
但我突然想问,用这么多钱买一辆收藏级的车,幸福吗?超脱吗?满足吗?人总有欲望,小时候想着骑上自行车,自行车有了瞄着小轿车,买了车又羡慕超跑,再往上盯着私人飞机、游艇。真买到Bacalar,说不准还盯着下一辆更限量的“独一无二”。“永远的12辆”,能带来一辈子的满足?恐怕也只是短暂的新鲜感和被艳羡包围的那一瞬间吧。
当然,回过头来说,这种物的存在,也有它客观价值。工匠精神、极致美学,都囚禁在这小小的车壳里。从设计师到工程师,从制皮师傅到组装工人,耗费了多少脑力、体力和创造力,才让“Bacalar”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符号。这不光是一辆车,也是艺术、科技和身份认同的结晶。其实从社会角度看,有钱人爱“烧钱造梦”,背后是无数产业链和就业机会的推动。
有的人总说稀有车“浪费资源”,为啥不普及到普通人?可你想想,要是世上最好吃的美食跟大白菜一样烂大街,谁还会珍惜?高端的孤独本身就是为了刺激欲望和创造新高度。有人全身心投入马拉松、有人拼命练球上奥运,就像富豪拼命追求极致独特的玩具,人人生活不同,选择的路也不同。不能用一样的价值尺子衡量。
这事还真得设问下:抛开所有炫耀、金钱和面子,如果你能拥有一辆这样的Bacalar,你会怎么用?是每天都舍不得走小区外吹灰尘,还是请老朋友兜风畅聊人生?或者调侃下,干脆停在客厅当沙发、做一套Bacalar专属家具,告诉所有来访的宾客,“这可是全球只有12台的至尊沙发”。
再进一步想,有没有可能,这样的收藏品不过是个时代泡沫,一代豪门的浪漫符号?一百年后,人们翻到老照片时,Bacalar或许和老古董马车、蒸汽火车差不多:曾经的顶尖豪车,成了历史尘埃。看着老照片的人未必能共情他们的疯狂,但不会否认这种稀有的极致美、让人类历史多了一抹色彩。
最后我想说,其实我们大多数人看不起又嫉妒这种限量奢侈品,其实也不过是对极度稀有和极致体验的一种渴望。普通人求的是更实用耐用,富豪玩的是独一无二。人生的舞台总有各种角色,别人的车再贵,也只是别人的人生标签;我们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稀有收获和美。
所以,Bacalar的出现,也许引发讨论的不是车本身,而是关于人、关于欲望、关于极致、关于人与物的关系。千万的宾利,就只属于那12个幸运儿;而我,只能在键盘上瞎琢磨琢磨。但没关系,谁都有自己想拥有的“稀有”。你心里那辆Bacalar,又是什么呢?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