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重磅发声,鸿蒙智行五界外,三年后再扩四界

最近,关于华为汽车业务的话题又热闹起来了。

华为的余承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除了现在已经合作的五个汽车品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鸿蒙智行“五界”,未来三年后可能还会有“四界”的安排。

这话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和讨论。

余承东重磅发声,鸿蒙智行五界外,三年后再扩四界-有驾

这到底是在释放什么信号?

是说华为的汽车朋友圈还要再扩大一倍,还是另有深意?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看看华为这几年在汽车领域到底经历了什么。

时间拉回到几年前,华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手机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寻找新的出路,华为决定进军汽车行业,但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了一点:华为自己不造整车,而是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于是,华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拿着自己最先进的技术,比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等,开始找各大汽车厂谈合作。

最开始,华为找的都是像一汽、东风、长安、上汽这些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厂。

华为提出了一种叫HI模式的合作,也就是“Huawei Inside”,把华为的技术集成到合作方的车里。

可这些大厂都有自己的骄傲和顾虑,他们担心和华为合作得太深,自己会失去主导权,甚至变成了华为的代工厂。

当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那句著名的“不能接受车企失去灵魂”的说法,就代表了很多传统车企的心声。

所以,虽然也签了一些合作协议,但实际进展并不算特别顺利,雷声大雨点小,华为的汽车业务一度陷入了很被动的局面。

就在这个时候,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车企——重庆小康股份(也就是后来的赛力斯),选择了和华为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他们接受了华为提出的另一种模式,叫做“智选车”。

这种模式可就不是简单地买卖技术了,而是华为从产品的规划定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质量管控,一直到后端的品牌营销和销售渠道,都会全方位地深度参与。

说白了,这车虽然还是赛力斯生产的,但从里到外都深深地打上了华为的烙印。

双方合作的第一个品牌,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问界”。

说实话,问界刚推出的时候,市场反应很一般,销量也平平,很多人并不看好这种合作模式。

余承东重磅发声,鸿蒙智行五界外,三年后再扩四界-有驾

在2022年和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问界的销量跟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但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新款问界M7的上市彻底引爆了市场。

凭借着华为强大的技术加持和品牌号召力,新M7订单量暴增,创造了汽车销售史上的一个奇迹。

紧接着推出的旗舰车型问界M9,更是直接把国产豪华车的价格和品质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问界的巨大成功,让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震动。

那些之前还在犹豫、观望的车企,一下子看明白了:跟华为深度捆绑,是真的能把车卖爆,是真的能赚钱。

于是,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奇瑞、北汽、江淮这些之前态度比较谨慎的国企,纷纷主动靠拢过来,加入了鸿蒙智行联盟。

奇瑞和华为合作推出了“智界”,北汽推出了“享界”,江淮则准备推出定位更高端的品牌。

后来,连当初提出“灵魂论”的上汽集团也转变了思路,快速和华为签约,成立了“尚界”。

至此,鸿蒙智行的“五界”联盟正式形成。

但这五个合作伙伴,虽然都是鸿蒙智行的成员,但各自的情况和进展却不太一样。

赛力斯的问界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无疑是最大的成功典范,已经稳稳地站住了一线豪华品牌的脚跟。

而后来者,有的像上汽一样,背靠大集团,行动迅速,决心很大;有的则像奇瑞和北汽,因为内部调整或者战略规划的原因,合作项目的推进速度相对慢一些。

这也说明,即便有华为的全力支持,车企自身的能力、决心和执行力,同样至关重要。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余承东说的“三年后再安排四界”。

这句话,很可能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字计划,说未来一定要再找四个合作伙伴。

余承东重磅发声,鸿蒙智行五界外,三年后再扩四界-有驾

它更像是一种战略表态,包含了多重含义。

首先,这是说给那些还在门外徘徊的传统大厂听的。

比如一汽、东风、长安这些企业,他们目前和华为的合作还停留在HI模式,虽然也推出了一些产品,但市场声量和销量,跟鸿蒙智行的问界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余承东的这句话,就像是在告诉他们:时间不等人,鸿蒙智行这趟高速列车已经出发了,车上的黄金座位有限,你们如果再坚持所谓的“灵魂”,固守原来的模式,可能就会错失整个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时代机遇。

未来市场竞争会更激烈,等BBA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被鸿蒙智行和比亚迪等国内品牌瓜分得差不多了,你们再想挤进来就难了。

其次,这也是对联盟内部现有五个合作伙伴的一种激励和鞭策。

这句话传递了一个信息:你们的身份不是永久的,后面还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在排队等着。

如果你们自己不努力,产品跟不上,合作不顺畅,那么你们的位置随时可能被更有决心、更有实力的后来者取代。

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逼着大家都要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和资源,把合作项目做到最好。

最后,这也是向整个市场和消费者展示华为的信心和长远规划。

它表明华为的汽车生态是开放的,并且有着宏大的目标。

华为的目标不仅仅是扶持一两个品牌成功,而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能够与全球顶级汽车集团相抗衡的智能汽车联盟。

当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重塑,传统燃油豪华车份额大幅萎缩后,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市场空白,这个空白需要更多、更强的中国品牌去填补。

鸿蒙智行显然希望自己能成为填补这个空白的主力军。

所以总的来看,“三年后再安排四界”更像是一个战略性的宣言。

它既是对外的“招贤令”,也是对内的“催战鼓”。

它预示着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进入一个更加白热化的阶段。

华为正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联盟,来加速这场变革的进程。

至于未来到底会不会有“九界”,甚至更多,那就要看未来三年的市场变化,以及牌桌上各位玩家的选择了。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激烈的竞争无疑是件好事,因为它会催生出更多技术先进、体验优秀、价格也可能更合理的好产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

热门推荐

资阳到昌吉物流专线-搬家公司-电动车摩托车托运
lin123琳
01:08
路虎神行者2差速器可以维修吗
疯狂的车友们_AI分身
01:17
国产车别只卷沙发彩电,魏建军把遮羞布扯掉:我们一年卖两千多万辆,可自动变速箱八成靠买,底盘钢板两年就锈。他在镜头前不留情面,点破了行业的痛处。年轻人刷短视频,看见车内大屏闪烁,座椅能躺平,就觉得这是未来科技。可现实呢?车开两年,底盘吱吱响,雨后铁皮上黄斑点点,像老屋墙角的霉迹。我翻了点资料,德系车的电泳漆膜能到120微米,防锈十年不愁,而咱们有些厂只涂70微米,省下那点成本,换来车主修车的头疼账单。不是技术不行,刀片电池的续航衰减能比特斯拉低15%,证明有实力。只是企业盘算得清楚:屏幕大点、座椅软点,立马能多卖几台;研发钢材、优化零件,钱砸进去,回报却要等上几年。路边修车的师傅跟我聊过,他说国产车这几年看着花哨,修起来却头大。变速箱坏了,配件得等半个月,进口货贵得像买块金子。底盘钢板薄得一踩就凹,高速上跑着都心慌。反观那些老牌车企,车内配置没那么炫,但开十年,车架还是稳如山。差距在哪?不是设计图画不好,而是基础材料和核心零件卡脖子。魏建军这话像一记闷棍,砸醒的不该只是车企,还有我们这些买车的人。想想我家楼下那辆车,买回来时屏幕能点歌,座椅还能按摩,邻居都夸高大上。可去年一场大雨,车库里
芷兰
省下200多万!无锡富豪“破产”迈巴赫被法拍,9人激战56轮,115万成交
邓沉0hf
惊呆!新车实力碾压豪门,价格竟让所有人跌破眼镜,颠覆市场?
万能皮总PAKE
钛7新车热销,价格下探,配置齐全,体验有争议
蜜人我呀
01:30
honda access遥控引擎
汽车头rap
02:13
车辆置换流程详解
行车视线高阳Ai分身
01:20
思域换了电池平均油耗从9变15
行车视线露露Ai分身
当同行还在卷800V,腾势已经把车开成了美甲店
张雯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