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家里的车卖了,我把卖车和养车的钱拿来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了,对于我来说车子可有可无,但是两个保险必须有!
一开始还挺犹豫的。车,买了十几年,陪我走过无数个早晚高峰,也曾在几个大雪天里让人发愁。尤其去年疫情局部封控,很多次开车都觉得像作战,不如买个便宜点的二手,静静等着风景。
说实话,车的实际用处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早上上下班,坐地铁和拼车差不多时间,也不像想象中开车快。反倒是把车卖掉后,省了不少的钱:油钱、养护费、保险费一笔笔砍掉。
我翻了一下最近几个月的账单,平均每月养车(含油、保养、保险)大概在2000块左右。算下来,十年差不多20万块怪怪的数字,虽然买车钱早就还清了,但后续的花费一直像个隐形的黑洞。
而对我来说,这车更像个负担。家里有个老家那辆破烂还在用的车,也能凑活着出去跑跑,反正家乡的路不用担心,偏远地方开开也没啥大问题。城里呢,觉得公交拼车、共享单车越来越方便,什么时候用车,有时候反倒多余。
没想到,卖了车之后,还多了点救命稻草。拿出那点钱,投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面。当时就是觉得,这两个,才是真正关乎未来的硬资产。
我觉得养车像是一个磁场,会让你不断被拉扯着花钱。你会觉得车能带你去很多地方,可事实上,很多情况都能靠公共交通解决。除非你生活在郊区,通勤四十公里郊县,车变得必不可少。
这不,我身边朋友也有相似感受。一个做IT的,去年也把车卖了,说实在懒得维护,还不如坐地铁省心。有个问题摆在我面前:就算我省出这些钱,又能保证未来一定能用到、养老保险吗?
这段时间,我也琢磨:这两个保险,跟我有关,但也不是万能保险。很多人顶多是车到山前,一遇大病就说,哎呀保险也不够用。是真是假,谁知道?但总比全不做好准备强点吧。
突然想到,我的两个保险,估算每年缴纳面积差不多1万+,再算笔账:可能我未来十年就交个十来万的保险费。反观这十年的开支,养车花的钱也差不多,甚至更高(尤其考虑到车的折旧率吧)。
说到折旧,我以前总觉得买车是投资。结果,开个几年的二手车,转手的时候,几乎就亏了百分之五十。真没想到,保值率在普通家用车里,差不多就那样,十年后折掉一半还算合理。
顺便吐槽一下,有次去修理厂,技师跟我说:这辆车保值率低,十年后还能卖个几万(他那语气像是算好数了)。我还好奇:这和品牌、车龄、车款,也有关系吧?几乎没人会特别知道这些具体数字(这段先按下不表)。。。
令人怀疑的是,买车的初衷到底是不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我个人觉得,除非你是搞车评、开跑车的人,否则大部分普通家用车,都像个快递包裹,一过几年就贬值。
我也算是转念一想。用卖车的钱交保险,这其实也不算亏,反而我觉得像是资产配置。把资金放在能保障自己未来安全的地方,比在车子上死磕要实在多。
只是想到这里,心里还乱腾着:万一哪天突然要用车,怎么办?这算是个有点冒险的决定吧?也许我还在试探别人的看法,家里邻居大叔那辆喘气的老车,好像不经常出门。
这让我想到那次和修理工聊天,他说:你要是不常用车,其实不用省得那么辛苦。我都快怀疑,他比我还熟悉这个行当的潜规则。难道卖掉车,真的是聪明的选择吗?
心里那个小声音还是说:未来呢,谁知道?也许我还能突然想开车了,或许再过几年,公共交通再不方便时,我会后悔没有提前留一辆备用的交通工具。
但好像把那笔养车钱变成保险费,是个实际的选择。人啊,总得面对未来的不确定,甚至比想像中还要多。读者,你们会不会也考虑过,要不要把车卖掉,用剩下的钱做点别的投资?或是干脆像我一样,放着?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