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毕竟如今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整个中国新能源领域都像打了鸡血,不仅鸡血,甚至还加了点氢气,精神饱满得快朝马斯克敬个礼。要说比亚迪能不能上天,这不好说,不过反正,拧一拧发动机,点根香烟,点着了算我输。
一边是中汽信科权威发布的“三大榜单”——全球新能源技术中国专利授权榜、全球混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榜、全球纯电动技术中国专利授权榜,另一边是比亚迪把榜单收编得干干净净,像春晚小品一样没有悬念:不是比亚迪第一,就是你看错了榜单。
你说这不是技术创新?我觉得挺有创造力的,至少让新闻稿的编写部门 996 都不用怕失业,你复制粘贴一下,每年都是一样的话术模板,唯一需要修改的,是比亚迪又多了多少蚊子肉般的专利。人家西方还争着诺贝尔奖,我们直接三榜包圆,专利一大把,气势也一大把。
据说郑州的比亚迪全地形赛车场开业时,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一本正经地数榜单,说中国车企在榜单上占了半数以上,“三个赛道共有17面中国国旗”。听着倍儿自豪,仿佛下一秒就要唱国歌。什么叫弯道超车?这就是,不靠红灯,不踩刹车,绕着赛道狂奔,后视镜里只剩下外国友商的吐槽和羡慕。
我都怀疑,新能源车这批从中国出发的种子选手,是不是喝了猛牛长大的。早些年是“弯道超车”,现在干脆直道撵过去了,把外国车企按在地上摩擦。假如哪天见到比亚迪专利里有台会自我调侃的AI自动驾驶,别意外,那大概率是我投的简历被系统吞了。
当然,这些一口气申请下来的专利也不是白来的。比亚迪这些年,搞研发投入跟搞慈善一样大方,14年里有13年研发经费比净利润还多。这不叫卷,这叫自我折磨,拿着赚来的小钱疯狂往“研发”里主投,生怕老板分给股东,自己不够花。
你要问现在哪家企业研发人员最容易掉头发,我看比亚迪起码能包揽前三。十几万人里,一天申请45件专利,一天授权20件。换算下来,每小时就能产出一两个别人家三年写不出来的专利。科研老铁多的是,光韭菜头发都跟不上脱落速度。
有技术,有专利就算了,关键人家连销量都能包揽,一边刷新自我,一边顺手薅了同行一羊毛。2024上半年,全世界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又是比亚迪,国内销量两百多万,海外四十多万,增速还高得吓人,国外友人看着这组数据,可能都要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买电动车,适不适合和中国做朋友。
有人说“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对股东和房地产一样,总归可以说明点什么。那些年马斯克带特斯拉搅全球,现在中国新能源一通操作猛如虎,直接团战拉满,外国车企要不然学中文,要不然搬到合肥建厂,否则可能连自己的影子都见不到。
信不信由你,新能源专利赛道的日常是:一边发明电池包,一边发明董事会会议流程,再一边发明营销战略,一起进专利库。刀片电池、CTB一体化技术、兆瓦闪充、三万转电机——每一样都带着点“国产科幻大片”的味道。国际友商一边学一边抄笔记,结果发现笔记更新得比论文还快。比亚迪这波不只是玩技术,更是把技术当作营销段子,一手科学创新,一手段子手风采。
当然,卷是要继续卷的,毕竟不是所有技术都能变现。申请归申请,能赚钱的才算数,市场是打铁的温度计,高温才有铁味。好在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卖得也真不赖,市场偏爱比亚迪这种埋头苦干又会写段子的企业——奶牛喝的是技术,消费者买的是段子。现在老外买电动车图便宜,顺带还能在家庭聚会时吹一波中国创新,“我这台电动车,专利数比你家那辆燃油车油耗还高。”
但话说回来,这也不是空穴来风。本土企业长年累月地搞创新,有新技术做底气,自然市场不怕风吹雨大。刀片电池标榜“怎么戳都不爆”,CTB技术说“你损坏我都不慌”,兆瓦闪充直接怼到“喝水五分钟,跑四百公里”,让内燃机都感到羞耻。不少车型的NEDC续航一写就上千公里,媒体稿子连夜改标题,编辑都快掉发了——不是卷,是被卷疯了。
当然,销量再高,专利再多,我们普通人开上电动车后,堵在三环上的心累依旧如旧。就算你拥有三榜第一,堵车、找充电桩、续航焦虑、保值不保心态,还是一条龙服务。这点,假如比亚迪哪天能包揽“最省心车主体验榜”第一,我就赶紧去排队买一辆,不然做完这篇稿子,老板估计还要我投稿“被新能源焦虑反噬的一天”。
资本市场也乐呵呵,股东开了瓶可乐,工程师喝着速溶咖啡过劳死。老百姓看着新能源车企数钱,心想“啥时候通勤别再抢车位我也行”。公司年终总结一写就几十页专利技术堆砌,绽放着“创新的芳香”,每一张PPT都是PPT界的梦想,分分钟让外国同仁直呼内行。
但别真以为只要有一大堆专利,就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卷专利、卷销量易,但卷幸福感难。新能源出行发展到哪,市政配套和百姓习惯跟没跟上,还是另一个故事。像是智能驾驶,专利可能有一百项,真正用起来,大概率车会把你带到你丈母娘家门口,顺带帮你报个平安。
但好歹,新能源车成了民族工业一颗皇冠上的明珠,比亚迪们成了朋友圈的自豪谈资,上市公司老板朋友圈晒专利,同行在反思人生,消费者在等降价,社会“卷”得风生水起。中国汽车产业这盘棋,一棋多得,没准未来三榜第一能拿到第N榜第一,把电动车玩成艺术,把专利堆出奇观。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更多新瓶装旧酒、花里胡哨又无用的技术创新,那都是后话。先让咱们的车开得更远,充得更快,卷得更光荣,再考虑别的问题。毕竟,在这个赛道上,笑到最后,才是真的王者,不然谁管你专利有多少、销量多高,大家只是等一场不限号不限速不限穿越的青春梦。
最后,一句话结尾:三榜第一,开心就好,毕竟专利可以授权,快乐不能续航。下一个榜第一,也许就是把堵车写进说明书里——既然技术都领先世界了,荒诞一点又如何?
谁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连吐槽都快专利化”的时代呢?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