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末,成都车展像不像是汽车圈的大考?有点像。就跟大家熬夜守着618,蹲前排抢手办一个道理,大家都想赶着这个机会,看看谁家车最香、谁家动作最大。可你要说今年成都车展有点怪,那是真的怪。不对劲的地方在哪?一进展馆,国际范儿的气息,像乌云见太阳一样,稀里哗啦没影了。
有人会纳闷,这不是应该一水儿的国际大牌扎堆吗,起码也该有点劳斯莱斯的气质,兰博基尼的浮夸,保时捷的优雅,宾利的蹭咖位。可实际呢?名单往那一摆,熟悉的外企名字几乎都找不到。错觉?可惜真不是。主流国际品牌集体“拉闸”,这可是头一回,多少还是有点心里咯噔一下的。
最让人忍不住多瞅两眼的是,那些本该用来装点门面的欧洲大哥们,居然一个接一个缺席。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劳斯莱斯,全都没有来凑这个热闹。听起来好像在开玩笑?但事实就摆那,雷克萨斯、捷豹路虎这几个本在国内挺有人设的二线“贵族”,也统统选择了避席。
别说光是国际豪华大牌,就连以往走大众路线的合资品牌,也一副“今年家里装修,没空参加”的样子。东风本田、雪铁龙、雪佛兰、起亚这类名字,压根没出现在现场。曾经国内市场要啥有啥的日子,似乎就此画上了句号。以前咱们买车,但凡想要点新鲜的、有面子的、外来的,基本选合资,现在嘛,风向真的变了。
瞅瞅展馆布局,最忙最抢眼的不是别人,正是嗓门日渐高亢的国产品牌。比亚迪直接吞了9号馆,一家独大,阵仗跟开年终大会似的;奇瑞也不甘示弱,5号馆全权拿下,光是看那展车排场,堪比早高峰地铁站;长安霸气占据10号馆,感觉自家小弟都得排队打卡。从展台“占地面积”看,就像一场国产品牌的春晚大联欢,大伙儿轮流上台,生怕别人不看见自家新招。
这感觉就好像,一场原本国际化色彩斑斓的大party,突然变成了国产企业的专场晚会。“成都国际车展”这五个大字,未来是不是得抠掉“国际”,改成“国产车展”?估计没啥人反对。用流行点的形容,江湖老外们都退场了,如今的舞台属于“自己人”。这事搁几年以前,估计没几个人敢信。
说高兴也高兴,胸口有点暖,说心里纠结也纠结,鼻尖莫名一酸。你问为什么?国产品牌这几年突飞猛进,多亏了前些年拼命内卷的合资和进口——价格战打得硝烟四起,配置越卷越足,咱老百姓笑开了花。放在今天,国产车能有这份底气,说一千道一万,有你们那阵点烟添料。
不过回头看看那些合资、进口品牌,咱也替他们挠头。曾经啥场合都搅和两下,现在咋就低调过头了?到底是觉得国内市场拼不过?还是战略上怀疑人生?有人开玩笑,“国际品牌都跑东南亚抢饭碗去了”,听着幽默,背后却是竞争格局变了。昔日引以为傲的“洋二代”们,也不得不思忖,下一步要靠啥翻身。
其实吧,国际大牌缺席这茬,并不是突然的。你要说一点点市场变化没有,那是扯淡。信息时代的脉搏太快,新能源卷出天际,智能网联推陈出新。再加上国内资本、大厂疯狂砸钱搞科技创新,造型、配置、体验、智慧生态,一茬又一茬让人眼花缭乱,谁还为一辆贴着外国logo、不过是多了点“异域气息”的车埋单呢?
曾经的高高在上、溢价神话,如今都被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名字掀了底裤。从动力到智能屏,再到主动安全,国产车卷得明明白白。有人调侃,买一辆新出的国产车,能顺便带回家三斤自信,两瓶科技创新,再附送一张全球市场的门票。就问你服不服?
你还别以为国产就是廉价的代名词,如今的国产豪华,也不是吹风。问问身边小伙伴,有谁没动过冲动掏腰包,撸一辆不比合资差的“中国智造”?成都这次车展,正好给国产品牌提供了一次自我展示的独角戏。灯光一照,全都尽情撒欢,连个抢戏的老外都没有。这气场,妥妥地主场优势。
当然了,多少也有点失落。“国际车展”只剩下国产,好像一场没有外宾的盛宴,总觉得味道淡了点。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是C位。有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用在合资、进口的当下,也挺讽刺。毕竟,你要么跟上节奏,要么就成了背景板。
话又说回来,国产品牌的崛起,可绝不是天上掉馅饼。背后那点“血泪史”,懂的人都明白。记得小时候开着父母的夏利、捷达,梦想着有一天咱中国车能跟人家宝马奔驰并肩走。如今,梦想成真,谁会不狂热?成都是缩影,全国上下才是真正的巨变。
再补点料,大家都喜欢比一比“卷不卷”。但这种卷,卷出了未来。新能源的黑科技,主动安全的花活儿,外观设计越来越在线,用户体验天天上新。这才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含泪跨越”。说到底,合资、进口这些年拿中国市场当提款机,收割了多少红利,如今形势反转,谁也怪不上谁。你想躺赢,那是真的没门儿。
当然,世界这么大,车展不会只靠国际范儿来撑门面。国产品牌的厚积薄发,是时候给足信心,也给足期待。以后说不定国内品牌把国外溜个遍,老外反而争着要看我们呢。别说不可能,历史的玩笑,谁敢打包票?
说回现实,国际、合资品牌真的会就此认输吗?未必。人家的家底还在,底蕴还在,机会还在,但问题也摆那。你不蹲市场做本地化、不认真升级科技,想靠老套路混日子,迟早被淘汰。这一波缺席,大约是在温水煮青蛙,一旦回神,大概率也得大刀阔斧换打法,要不然,终究只能在边角陪跑。
再给国产车一点希望的光。谁能想到,从一穷二白到如今“馆馆成景色”,中国品牌完成了月球级的技术跳跃,是件值得骄傲的事。车展的舞台变了,属于我们的时代真的来了。这也算是给所有曾熬夜搞研发、兢兢业业造车的工程师们一次迟到的掌声。
有朋友私信问我,以后还会想买合资或进口车吗?说实在,心里多少还惦记着那些熟悉的标志。但你要让我真掏腰包,理性一上头,还真多出点犹豫。毕竟,国产现在啥都不缺,科技、服务、性价比、创新,每一样都不怵。
咱这一代人,见证了中国汽车圈的剧本大反转,成都车展成了“国产独角戏”。主角与配角易位,看似唏嘘,实则壮丽。世界变化快,潮水轮回转。记得那句话不?所有的归去,都是为了更好的到来。汽笛声声,未来的舞台,谁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咱捧着瓜,继续看。
那说到这,你怎么看未来合资、进口品牌的出路?你还会为情怀买单,还是转身投资国产自豪感?评论区整点真心话呗,让“车展的江湖”,有你一票!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