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又整了个大活,秦PLUS,6万9千8。
讲真,看到这个价格,我第一反应不是便宜,而是害怕。这不是降价,这是直接往友商的饭锅里扔了个二踢脚,属于不装了,摊牌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场面,就像修仙小说里,一个马上就要渡劫失败的哥们,在最后关头选择直接自爆,拉着所有围观的仇家一起神魂俱灭。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态?不存在的。
之前的汽车市场,大家还讲点体面,你降八千,我送点保养,你好我好大家好,像是在一个餐厅里吃饭,比谁的吃相更优雅。但现在比亚迪的行为,已经不是抢你碗里的肉了,它是直接冲进后厨,把锅给你砸了,煤气罐拧开,然后叼着烟告诉你,今天谁都别想吃饭了。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竞争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就问你怕不怕?
更骚的是,那个低到离谱的2.69L百公里亏电油耗,居然还是OTA升级出来的。这就很玄学了。意思是你的车停在车库里,突然有一天接收到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叮’的一声,恭喜你,你的车,它自己悟了,修为精进了,直接帮你省油了。这是买车吗?这是请了个修仙的道友回家啊。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这技术不符合物理规律啊。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已经很值得关心了,其他还在用算盘的账房先生们看到这个,估计心态当场就要崩。
然后就是一大堆OTA升级,什么萌宠桌面,什么无麦K歌,什么智能语音游戏。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中年人,看到这些功能就脑仁疼。讲真,这些东西就是典型的压缩毛巾,看起来一大包,泡水里就那么一丁点。我突然想起来我大学食堂的饭,也是量大管饱,但打菜阿姨的手抖不抖,纯看玄学。
你觉得用户真的关心能在车里K歌吗?真的关心那个桌面是猫还是狗吗?可能关心,但这不是核心。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是什么算法和算力,而是小区里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你的AI再牛逼,能算得过一个左脚画龙右脚画彩虹的大爷吗?他只要躺得够快,你的萌宠桌面就得变成事故现场直播间。所以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表演,告诉你,你看,我连这种不务正业的事情都干了,正经事能干不好吗?
这背后是冰冷的、毫无感情的工业逻辑和成本控制。
入门版给你配NFC钥匙,车载ETC,VTOL移动电站。这些东西单拎出来都不贵,但放在一个6万多的车上,就显得特别有诚意。这简直就是欺负老实人!同行们辛辛苦苦抠成本,研究怎么把一个配置拆成三个选装包卖,结果比亚迪上来就是全家桶自助,还不管饱不给钱。这就叫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跟你玩那些虚的,我直接用配置和价格把你砸晕。
加大,加大,再加大。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比亚迪不像个车企,更像个开超市的。对,就是那个社区里的大润发。它不追求单品的极致利润,它追求的是用海量的、便宜的、量大管饱的商品,把所有人都圈到我的场子里来。只要你进了我的门,买油条还是买电视,都是我的客户。秦PLUS就是那款摆在超市门口的、限时特价的鸡蛋,目的不是靠鸡蛋赚钱,而是让你这个人,走进来。
但买这个价位车的人,他要的就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一种‘我赌对了’的信仰。这种信仰和奔驰、特斯拉的品牌玄学还不太一样。奔驰车主维护的是“我尊贵”的信仰,特斯拉车主维护的是“我科技”的信仰,而秦PLUS车主维护的,是一种“我精明”的信仰。你看,我花最少的钱,办了最大的事,你们都是被割的韭菜,只有我,看透了消费主义的本质。这种精神上的马杀鸡,比任何真皮座椅都舒服。
所以,你看似买的是一台车,其实买的是一个“人间清醒”的人设。
当然,这种玩法也不是没问题。当一个东西便宜到极致的时候,它的品牌价值也会被稀释。就像你不会对一个天天打折的品牌产生敬畏感一样。但比亚迪似乎不在乎,或者说,现阶段它要的就不是敬畏感,而是市场占有率。先用洪水淹没一切,至于洪水退去后能长出什么,那是下一步的事。先生存,再生活。
所以,你问我比亚迪这么搞最后会怎样?我不知道,可能最后大家一起成盒,但至少比亚迪是笑着成盒的。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的最终奥义:输赢不重要,姿态最重要。用一个不讲理的价格,去对抗一个不讲理的市场,本身就是最大的道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