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9和小鹏G01的登场,彻底撕掉了增程车的“过渡技术”标签。前者纯电续航450km,网传定价24.98万起,比理想L9便宜18万;后者综合续航1400km、充电12分钟补能80%,售价压进20万级。
这两台车用“纯电级续航+油车级补能”的组合拳,把理想L7、问界M7等老将逼到墙角,用户95%的日常通勤靠纯电,长途用油零焦虑,价格还砍掉三分之一。
当增程车不再“靠油发电”,是“用电碾压油车”,主流车企的护城河还剩什么?
智己LS9,24.98万起? 理想L9的“致命刺客”
智己LS9的杀手锏是宁德时代钠锂混AB电池,纯电续航450km。
这是什么概念? 比理想L9(215km)多一倍,碾压问界M7(240km),逼近30万级纯电车。
城市通勤一个月不加油? 已成现实。
网传24.98万起售价,比理想L9的42.98万直降18万。
尺寸上,LS9车长5.28米、轴距3160mm,比理想L9还大一圈,塞进第三代线控底盘,方向盘打60度,后轮转向超10度,窄巷掉头一把过。
理想靠“奶爸车”舒适性称王,LS9上激光雷达+城市NOA,智能硬件的堆料毫不手软。
小鹏G01,1400km续航+12分钟快充,让增程车充电比加油快
小鹏G01的恐怖在于把增程车短板变长板。
纯电430km续航,覆盖95%日常场景;综合1400km续航,北京到武汉一脚抵达。
最颠覆的是800V 5C超充:12分钟充电80%,10分钟补能300公里。
理想L7超充30分钟补能200km的纪录被碾碎。
鲲鹏系统更让增程器噪音仅增加1分贝,后排睡觉不受干扰。
智能调度自动切换纯电/混动模式,堵车爬坡全程无感。
这一切,全塞进20-25万的价格区间,比理想L7门槛低10万。
降维打击,当续航、补能、价格三重碾压
理想L7纯电286km、问界M7仅240km,用户仍需频繁充电;LS9和G01用400km+纯电续航,让“里程焦虑”成为历史。
补能层面,传统增程车依赖慢充桩,G01的5C超充却12分钟补能344km(80%),比加油快。
LS9网传24.98万对标42.98万的理想L9,G01的20万级定价直插问界M7腹地。
当竞品还在“堆冰箱彩电”,新玩家已改写游戏规则。
家庭用户狂喜,六座刚需被重新定义
空间和配置上,两台车同样颠覆认知。
小鹏G01车长5.1米、轴距3米,第三排座椅深度超50cm,后备箱塞下4个28寸行李箱+婴儿车。
“彩电冰箱大沙发”全配齐,日产团队设计的零重力座椅,舒适性叫板理想。
智己LS9用超长横屏+副驾独立屏+后排娱乐屏,实现“全车刷剧自由”。
家庭用户要的大空间、高配置、低能耗,第一次被压缩进25万内。
理想问界参数战已到终点
理想L9的“沙发软”、问界M7的“鸿蒙座舱”,在LS9的450km纯电续航、G01的1400km综合续航面前,显得苍白。
同样的价格,新车的电池大了一倍、充电快了三倍、智能硬件多了一截。
当小鹏G01用20万提供430km纯电续航,理想L6的30万定价瞬间失焦。
参数战的终点,是技术代差,这一次,老玩家被甩开了身位。
增程车的新物种逻辑
智己和小鹏证明,增程车不必是“油车改电”的缝合怪。
LS9的钠锂混AB电池更耐寒、更便宜;G01的鲲鹏系统让增程器“隐身”,纯电体验无缝切换。
它们用油车补能速度、电车续航成本,终结了“买油还是买电”的争论。
当一台车同时碾压油车效率、电车体验,还比两者都便宜主流车企的定价权,正式宣告瓦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