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台,这是个什么概念,你们知道吗?
三万台新能源汽车,一个月时间就“嗖嗖嗖”地卖出去,这事儿现在在北汽新能源的10月份成绩单上狠狠地画了个圈,还不止——同比足足涨了一倍多,环比也是蹭蹭往上窜。
数据直接甩脸,这不是小打小闹了,142043台的累计,今年前十个月的总量,也是蹦蹦跳地拿了一个亮眼的百分之七十三的增长率。
你敢信,一个老牌国企能在新能源这个赛道发了这么大一波又厚又有量的招?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北汽新能源到底是吃了啥“灵丹妙药”?还是突然间找到了正确打开方式?极狐和享界这两个品牌又是怎么搭伙的?
咱来慢慢抽丝剥茧。
极狐这名字,刚冒头那会有人说是撞了个“高冷”的路数,没想到现在活着活蹦乱跳的,是主流市场里头的“卷王”。
10月销量23387台,说实话,这数据不是吹的,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一零,累计销量也是破万吨的节奏。
但你说卷,极狐也真会卷——T1一上市,先来个6.28万到8.78万的价格,直接给年轻人打了个“秒懂”的痛点——便宜,踏实,有里有面。
你别以为价格低就是缩水货,极狐T1还配了2万元的行业首创权益组合。
怎么看,都像是打折加买赠,实际就是把高质和低价死死扣在了一起。
再看看人家的首月大定单:3.5万台,直接让那些还犹豫的用户犯嘀咕:这车真的不坑吗?会不会成了下一个“神车”?
网友戏称——这不是车,是大型收割年轻人钱包的利器。
都说中国人买车讲究“性价比”,极狐一点不含糊,产品力直接拉满,配置往死里堆,A0级市场混得风生水起。
当然了,这种表现不是纯靠噱头。
极狐T1在配置上确实下了本,什么智能驾驶、越级的座舱那些,确实不是二手货,连业界都觉得它有点超纲发挥。
有“爆款”潜质,舆论场里也早就炸了——有人追着问极狐是不是要干倒一票老对手?
其实极狐背后的思路,核心就是精准击穿了年轻群体那种瘾。
毕竟“低价高质”是当前小年轻买车的底线标准,有多少硬件、多少权益,都是一杆子扎到底。
再说说阿尔法T5,新上的双动力+智能进阶这一套算是把家用SUV市场带出了新套路。
一边是增程版给那些有电焦虑的人吃了颗定心丸,另一边纯电版又捧着环保旗,谁有需求谁挑呗。
高通8775芯片不是说说而已,智能座舱也整得挺花。
看得出,是想要让家庭买家觉得这不是一辆普通SUV,而是智能、高效、舒适三管齐下。
“舱驾一体”这个概念,实际就是把传统的驾驶体验和智能化交互糅合到一块,驾驶过程方便、信息丰富不说,还能让车主觉得自己坐的是“未来移动空间”。
你身边要是有家庭用户,十有八九会琢磨选T5,极狐这一招,是彻底把刚需端和潮流端两端全包圆了。
不过极狐之所以能蹦出来这么大的能量,还得靠享界的衬托。
不是说二者有谁高谁低,而是定位分得特别——极狐锁定“性价比+年轻”,享界则奔着“高端+科技”去。
这事儿放在新能源车圈里,算挺少见的双品牌策略。
享界的气质,就像那种在圈子里气场满分的“科技新贵”。
高端市场通常是老钱们的聚集地,还不是谁都敢贸贸然闯进去。
但享界就是觉得自己有料,硬是要跟奔驰、宝马在智能豪华这条路上扳手腕。
说起享界S9T,外观风格真是让人一眼记住——旅行车就旅行,轴距3050mm,空间直逼货运。
1677升的储物空间,是不是有点离谱?不少人调侃,这车能不能兼职搬家?
十屏全配的鸿蒙座舱、HUAWEI ADS 4.0辅助驾驶,智能得一塌糊涂。
用户上车后,不是单纯坐着,而是融入了一个人-车-生活“三位一体”的智慧空间。
市场反馈也能说明一切,S9T刚上市那几天,在高端圈子里口碑直接爆表,不少人评价说,这才是科技豪华的新定义。
实际上,这种尝试也代表了享界敢于创新,摆脱了传统豪车只堆配置、重品牌的套路。
你说享界和极狐,一高一低,一主流一高端。
看似是分道扬镳,结果恰好互补,把北汽新能源的市场覆盖拉到最大。
极狐像是新能源圈的“拼多多”,用低价高质撬动刚需人群,实用主义直接升天;
享界又像是“苹果”或者“特斯拉”,高端技术、未来智能、豪华标配,专治精英圈的挑剔审美。
这个双品牌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边稳扎稳打做体量,一边精雕细琢树形象,既能在主流领域拿份额,又能在高端领域立标杆,谁能不动心?
其实,这也是新国企做变革的典型路数。
既要有家底撑场面,还要有创新开路,旧思路扔掉,变成一张“用户型国企”的新名片。
说白了,就是开始不端着了,学会了和用户交朋友。
把市场当成了课堂,把用户当老师,产品打一遍又打一遍,只要用户点头,创新方向就顺了。
北汽新能源这一轮操作,不仅拼价格、拼配置,更是在服务上搞了升级。
售前到售后、线上线下一体化那一套,确实没忽悠你。
边推新品边做优化,步步有回响。
你说技术还有啥提升空间?其实目前在智能化上,极狐享界都不是吃老本。
高通芯片、鸿蒙座舱这种深度合作,是平台化、智能化的路数。
拥抱生态、整合资源,北汽是在玩“生态圈作战”。
可要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老一代新能源企往往喜欢按部就班,流程化管控显得略沉闷。
北汽这回直接超车,公开学创新,敢于试错。
很多业内人士说,这一波,还真有点互联网思维的味道。
譬如双品牌背后的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用户反馈也被确实当回事儿。
你发现没,自从极狐、享界并驾齐驱,主流用户与高端客户都能被精准投喂。
原来车企和用户间的距离,就像打开了社交软件,从陌生变成了朋友圈。
而北汽新能源的这个全域覆盖、新格局,是攻守兼备。
你要体量,有极狐做基础;
你要品牌,有享界做支点;
你要创新,有智能化生态合作和服务体系;
你要口碑,数据每月都有新高。
这种打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直接把对手逼得心慌慌。
再展望一下未来,用户型创业新国企理念已很清晰,下个阶段仍然是紧追用户需求,技术上持续升级,产品矩阵也准备全面扩容。
一旦主流和高端彻底打通,北汽新能源就能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全领域新纪元。
说到底,极狐和享界就是北汽新能源的两把利刃,不一样但都锋利,合起来就是市场最肥的那根骨。
今年的成绩,并不只是数字好看,更像是一次行业变革的预演——未来,很可能会有更多车企模仿北汽这套双拳齐下的模式。
但学不来灵魂,那才是最难的地方。
大家都在追求“全能型”,但谁能做到又快又稳,还要够酷够省,那才是真的王者。
市场永远是最现实的评判员,你的创新,最终都要转化成用户满意度和销量。
可以想见,北汽新能源还会持续发力,等着把全域覆盖,彻底变成了全民现象。
到时候,说不定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就又是一轮拼杀,高手过招,各显神通。
你说呢?
如果你也在纠结到底选极狐还是享界,或者正琢磨北汽新能源还能搅多少风雨,不如说说你的看法——用你最直白的语言,写写你心里的那个答案。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