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 EV十万出头带冰箱,空间大五连杆底盘,颜值胜汉L
家里那辆老轿车开了快七年,前阵子油耗又涨了一点。邻居老李说,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不如试试纯电的。其实我也琢磨过这事儿,但总觉得纯电没插混方便。直到前几天路过比亚迪店,看见门口新挂出来的秦L EV——白色那台,看着还挺精神。我跟销售聊了会,他顺嘴提了句,这车起步价才10.98万,还带个能冷藏饮料的小冰箱。
插一句,这冰箱是顶配才有,中间扶手位置,温度能调到零下6度,也能加热到50度。夏天装两瓶可乐、冬天放暖宝宝,都算实用吧。有个师傅在群里发过照片,说他媳妇买菜回来直接扔进车载冰箱,不怕蔬菜焉掉。他还吐槽,比家里的小型制冷柜省电。
回头说动力系统。这次秦L EV搭的是比亚迪最新e平台3.0 Evo,有三款配置。最低配马力150匹、220牛米,说实话,加速不算猛。但听维修站的小杨讲,他亲测0-50公里4秒多点,上下班够用。如果选高配,就是218匹马力、330牛米——据他说破百不到7秒,比自家的2.0T燃油SUV都快些。不过群友阿强实际跑下来,用APP测的百公里加速还是得看天气和胎压,有时候7秒出头。
续航这块儿,其实最纠结。一开始我担心标称470公里是不是虚标,毕竟入门版刀片电池46千瓦时,高配是56千瓦时。据销售小王讲,他们自己拉去郊区拍视频的时候,一次性开了340多公里,还剩余20%电量。当然城市堵车就费点儿,据他经验平均16.5度每百公里上下浮动。有意思的是,全系支持快充,大概半小时能充满80%,最高功率102千瓦。我隔壁楼的大姐上周刚买一台,她嫌家里慢充太慢,每周都去超市旁边那个公桩蹭快充——顺便买水果,一举两得。
底盘方面倒是让人意外,小区修理铺的老赵特地研究了一下,说前悬架双球头麦弗逊独立后悬五连杆,在这个价位很少见。他以前给合资品牌换避震,总抱怨后桥简陋。这回体验下来,新款秦L EV跑烂路没啥异响,而且运动模式切换明显,比同级别车型更稳当些。另外还有经济、舒适和雪地模式,我个人喜欢舒适档,高速巡航更软糯一点,不容易晕。
外观不用细说,从远处看像缩小版汉L,但比例协调不少,没有那么臃肿。“Loong Face”设计确实辨识度高,两侧矩阵灯组晚上亮起来挺有科技感,下方银色饰板低调又不失精致感。有一次我停车等红绿灯,被一个骑摩托的小伙子问是哪款新出的,“感觉像豪华品牌”。尾部贯穿式尾灯夜晚特别显眼,还有编织网造型,很吸引年轻人目光。据微信群有人讨论,这种设计以后可能成主流,因为辨识性强且维修成本低(只要不是撞坏整个总成)。
尺寸方面,我身高174cm坐进第二排过,腿部空间宽敞,两拳四指左右,可以翘二郎腿;轴距2820mm跟凯美瑞差不多,但整车长度只有4720mm,比插混版短不少。不过空间利用率做得好,小王经常夸“乘坐舒服”,尤其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合理,对长途来说很友好。不足之处嘛,有师傅反映座椅包裹性一般,不过这个价位也不能苛求太多吧。
内饰风格比较简单,中控台T字布局,大方向盘握着踏实,没有花哨按键。仪表8.8寸全液晶屏,全系都有;中控屏顶配15.6寸,其它12.8寸,也够用了。我发现很多功能都是触屏操作,包括空调和导航,不过老人用起来可能稍微复杂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智驾功能,全系都有智能泊车、高快领航这些配置,只不过没有激光雷达,据技师分析主要还是成本考虑。但实际体验下来泊车辅助挺灵敏,就算窄巷道也敢放心交给它自动挪库(当然偶尔有误判,比如垃圾桶贴太近会报警)。
冷门细节再补两个:听售后老师傅讲,新批次车型升级了副驾驶安全气囊传感器,更灵敏;还有就是雨刮喷水嘴隐藏在机盖下面,不容易堵塞灰尘,这是去年用户反馈之后厂家悄悄改进的。另外据行业圈消息,今年秋季版本可能会上无线CarPlay,到时候手机互联就更方便咯。(具体时间还没定)
最后闲聊一句,上个月看到朋友圈有人晒自家新购秦L EV停在单位楼下,被保安误认成领导专属座驾,说“这哪来的高级轿跑”。其实十来万价格,再加上这些配置,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已经很够用了。而且养护费用低,目前除了轮胎和刹片正常损耗之外,很少听到大件故障,多数问题都是软件更新或者轻微异响而已。如果真遇到技术难题,多半也是厂家远程诊断解决——去年曾经有一起动力系统异常警告,经销商当天就帮忙重置好了,好像根本不用拆机查线那么麻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文中对话及生活场景描述部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