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

2025年10月29日,梅赛德斯-奔驰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净利润被砍掉一半,只剩38.78亿欧元。中国一线城市的新能源展厅里,理想L9和蔚来ES6的订单还在不断刷新。这样奔驰的困境很难隐藏。中国品牌能不能改变全球豪华车格局,值得关注。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2025年对奔驰很难。第三季度乘用车销量44.15万台,比去年少12%。前三季度总销量134.14万台,降了8%。中国是奔驰最大的单一市场,但表现很差。前三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41.83万台,降18%。單看第三季度,销量同比下降接近三成,成了全球业绩的拖累。

销量下滑带来财务压力。第三季度营收约321.47亿欧元,降7%。息税前利润只有7.50亿欧元,同比降70%。净利润11.90亿欧元,缩减31%。前三季度累计营收985.24亿欧元,降8%。毛利率降到17.27%,比去年少2.79个百分点。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奔驰开始压缩成本,所以启动重组。重组从今年4月开始,主要靠调整薪资福利、改休假和裁员。到现在,已有几千人离开。奔驰CFO在业绩电话会上说,重组今年花了约14亿欧元,第二季度6亿,第三季度8亿。计划到今年底到明年初继续有人员离职。集团目标是2026年大幅降人员成本,2027年每年节省50亿欧元,把钱投到电动和自动驾驶技术上。

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不是偶然。高端和豪华车的竞争早已白热化。过去奔驰靠豪华感和商务属性占优势。但近年理想、蔚来、极氪、鸿蒙智行等新势力崛起。它们不拼品牌溢价,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续航打市场,重塑豪华定义,这给传统豪华品牌很大压力。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奔驰电动化转型慢也是短板。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卖了27.71万台,增4%,占总量21%。但增量主要靠插电混动,插混卖15.87万台,增21%。纯电只有11.84万台,降13%。相比之下,中国新能源品牌纯电技术更新快,续航更好,能按中国消费者需求快调配置。比如鸿蒙智行依靠鸿蒙系统生态,一上市就热卖。

车型结构也加重问题。前三季度只有AMG和G级这两款高端性能车销量稳定,其他系列普遍下滑。入门级和核心C级、E级降幅明显。曾经做入门敲门砖的smart系列销量同比跌99%,几乎退出竞争。再加上汇率走弱和北京奔驰零部件业务缩减,竞争力继续被削弱。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用户体验也在影响口碑。奔驰因付费解锁功能招来争议。有人在社交平台说,三年免费高德导航到期后,要付费才能继续用,三年要1998元。车辆远程控制也要付费。后轮主动转向的解锁更贵,包年4998元、三年12998元、永久买断16998元。对比新势力,大多数把导航和远程控制设为终身免费,高阶功能要么标配,要么低价选装。这样一比,奔驰的做法显得生硬,影响口碑。

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崛起。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53.5%,比2024年9月高4.4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68.3%,豪华品牌40%,主流合资6.6%。差距很大,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领先。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中国品牌的优势在于抓需求和反应快。理想的L系列瞄准家庭用户,空间大、座椅舒服、智能座舱和针对中国路况的辅助驾驶,一上市就热卖。蔚来用换电解决续航焦虑,换电站覆盖主要高速和城市,还有上门服务和免费换电,形成独特生态。极氪和鸿蒙智行靠差别化定位在细分市场站稳。出口也在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增超30%,在欧洲、东南亚和拉美市场份额上升。

相比之下,传统豪华品牌虽在推进电动化,但技术更新慢、产品不够贴合市场,竞争力在下降。奔驰CEO在业绩会上说,中国市场的竞争短期内不会缓和。这场竞争是新旧产业格局的碰撞,中国品牌靠先发优势正从追随者变成引领者。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奔驰想扭转颓势,不只靠裁员。它已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发布计划。全新纯电CLA在中国预售,后续有CLA猎装版、全新电动GLC和两款SUV,想靠更多产品提高纯电销量。康林松提出要用贴合中国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并用新方式优化成本。但这些都需长期投入,短期难见成效,能否被中国消费者接受还不确定。

中国品牌也有挑战。全球车企都在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未来竞争会更激烈。芯片和电池等核心技术上,部分还被卡住,需要突破。只要中国品牌继续聚焦用户需求並加大研发投入,就能在全球汽车变革中占更重要位置。

奔驰终于玩不转了,净利暴跌31%,中国市场被理想打爆-有驾

奔驰业绩下滑和中国品牌崛起,说明全球汽车市场在变。没有永远的强者,只有能适应变化的赢家。对消费者这是好事,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产品。对行业来说,这会推动汽车向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推动整体升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