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近日表示,小鹏第一款飞行汽车只能飞几十公里,但我们正在做的与汽车不耦合的纯的小型飞机能飞数百公里。并认为10到30年后,人们可以住在离市中心100公里的地方,10分钟内到达,安全、快速、无人化。低空飞行,会为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据悉,2026年小鹏汽车将会交付全球首台“汽车+飞机”组合折叠的飞行汽车。
不难看出,汽车与飞机的边界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虽然这看上去非常超前,但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公开信息显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早在2024年底就启动了预售动作了,2026量产后规划年产量为1万台,国内预售价格低于200万元。
从售价来看,飞行汽车的确10年内难以大面积普及,也不会对人类活动造成重大的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飞行汽车成本越来越低,带来的影响就不一样了。就像汽车影响生活一样,有了汽车,活动半径明显得到大幅提升。一旦飞行汽车普及,活动半径迅速扩大到100公里以内,本质上来讲并不是吹牛。
飞行汽车或者说是飞行器的普及,定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30年能大面积普及,其实非常不容易了。
我们就以我国传统汽车发展为例,一个重要转折点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之所以这个时间点是转折点,因为此后进口汽车关税大幅下降以及合资品牌加速本土化生产,本质上还是汽车价格的下降。
也就是说,汽车消费跟价格有很大关系,那么,飞行汽车最终普及,不出意外的话,价格因素仍是关键。
这就忍不住让人追问,24年快速发展,我国汽车普及程度如何呢?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6月底,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约为256辆/千人,也就是约3.9人一辆汽车,一个四口之家拥有一辆汽车。
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是864辆/千人,日本是600辆/千人,远远高于我国,这同时也证明,购买力决定了汽车的普及程度。价格,仍是一个重要衡量尺度。
所以,飞行汽车的普及,等待的是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购买力上升。除了购买力,闲闲财经认为,飞行汽车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要比传统汽车复杂得多。
传统汽车工业的发展,本质上只是发动机的技术不断革新,而现在又转向了电力驱动。甭管技术如何变化,而汽车的行动路线都是在马路上。
接下来的问题是满天的飞行汽车该如何管制,尽管空中航线也会被设定,问题就在于,一旦出现空中拥堵该如何解决?
当然了,这些技术问题虽然现在看上去很难解决,当前正在快速推进的AI技术或许在某一个时间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何小鹏所言的“无人化”,实际上就是自动化、智能化,也就是说,飞行汽车在大面积普及前,定然需要一次AI赋能革命。而这个技术革命突破点,当前尚未看到,同样需要时间。
以30年这个计量来考虑飞行汽车的发展,显然是非常务实的。不排除这一时间有可能被缩短,可供参考的变量是:AI技术革命使得人类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技术突破,财富快速积累。
一旦飞行汽车或飞行器大面积普及,的确会对城市格局,以及传统的房地产格局造成影响,人类日常活动半径扩大到了100公里,居住诉求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市中心的房子,就变得不再受追捧,购房的“地段”法宝将会被打破。当然了,一旦飞行器普及,影响的并不只是以上方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