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最近的车圈,魔幻得像个大型真人秀,有人直播睡觉,有人天天开发布会。但就在这一片喧嚣中,有个老实人闷声干了件大事——奇瑞,这个车圈里的“理工直男”,终于要去港股敲钟了。

折腾了21年,冲击了七八次,终于要混成一家上市公司了,听起来是不是特励志?是不是有种苦尽甘来,老黄牛终于熬出头的感觉?

打住,朋友,成年人的世界里,励志故事的B面,往往都写着“没办法”三个字。奇瑞这次IPO,与其说是功成名就的加冕礼,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再不搞点钱,牌桌上的豆子都要输光了。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上市融资,本质上不是为了庆祝胜利,而是为了给自己插上一根粗壮的输血管,因为身子骨,确实有点虚了。

我们先来看看奇瑞的家底。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财报这玩意儿,就像一份体检报告,奇瑞这份P得还行,营收从几百亿干到两千多亿,利润也水涨船高,毛利率在价格战打出狗脑子的当下还能稳住,实属不易。经营现金流更是哗哗地往里灌,看着特别健康。

但你把报告翻一页,看看负债那一栏,血压就上来了。资产负债率常年贴着90%的高压线蹦迪,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全身家当,九成都是借来的。作为对比,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老对手,负债率普遍在60%-70%徘徊,身板比奇瑞硬朗得多。

高负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赚的钱,很大部分不是揣进自己兜里,而是先拿去还银行的利息。更要命的是,它会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死死勒住你的脖子,让你在需要大把烧钱的时候,喘不上气。

而现在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这条赛道,烧钱的速度比火箭烧燃料还快。

大家都在玩命搞研发,你投100亿,隔壁就敢投300亿,这不是研发,这是军备竞赛。比亚迪一年砸进去五百多亿,蔚来亏成那样也得挤出一百多亿搞研发。奇瑞呢?一年一百来亿,看着不少,但在牌桌上,这点钱刚够一个起步价。

钱从哪来?靠银行贷款。利息高不高?高。够不够烧?根本不够。

所以奇瑞为什么非要在现在上市?因为它不这么做,真的会死。以前的牌桌上,比亚迪和吉利揣着上市公司的无限筹码,想all-in就all-in,奇瑞只能靠着银行贷款这点过河钱,小心翼翼地跟注。现在敲了钟,募集个百来亿港币,奇瑞总算也换上了大额筹码,可以跟对面理直气壮地喊“Show hand”了。

这笔钱,就是奇瑞的救命钱,是它在新能源这个血肉磨坊里活下去的门票。有了它,之前规划的五年砸1000亿搞研发的豪言壮语,才不会变成PPT上的空头支票。

当然,上市的好处不止于此。

对于奇瑞这种海外业务玩得飞起的公司,港股这个国际平台,就是最好的T台。以前你在国外卖车,跟人说你是一家安徽芜湖的公司,老外听了可能还得查查地图。现在你跟人说,我是香港上市公司,代码XXXX,逼格瞬间就不一样了。这不仅能帮你卖车,还能帮你从海外融更便宜的钱。

还有股权激励,这个属于给员工画饼的标准姿势。以前老板只能跟你谈情怀,说“小伙子好好干,公司不会亏待你”。上市后,老板可以直接给你发期权,把你的个人利益和公司的股价K线图死死绑在一起。你摸鱼一小时,可能就错过了几个涨停板,这比任何OKR都管用。

但说一千道一万,上市只是拿到了决赛圈的门票,能不能吃到鸡,完全是另一回事。敲钟的声音再响,也掩盖不了奇瑞眼下的两大焦虑:新能源业务的“营养不良”,和出海业务的“增收不增势”。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先说新能源,这是奇瑞心口永远的痛。

别看奇瑞搞混动起步很早,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卖了400万辆,吉利也快摸到90万辆的门槛,奇瑞呢?不到60万辆。这个成绩,在班级里只能算中等偏下。

问题出在哪?爆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你看比亚迪,王朝海洋两大系列,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吉利的银河系列,也是后发先至,势头凶猛。奇瑞的风云系列,雷声大雨点小,被寄予厚望的A9L,月销刚过万,还得加把劲。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现在的新能源市场,玩的就是一个快种快收。一款车从PPT到量产恨不得只要半年,市场的耐心已经被新势力们给磨没了。奇瑞这种传统车企的慢节奏,必须得改。

好在奇瑞也意识到了。跟华为合作的智界,最近算是把运营权交出去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新款车型预售据说数据不错,算是在ICU里拔掉了管子,能下地走两步了。后续还有几十款新车排着队等着上,能不能炸出王牌,就看这波了。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再说出海,这本是奇瑞最值得骄傲的自留地。

连续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这个名头确实响亮。但光环之下,隐忧浮现。2024年,奇瑞海外销量增速开始放缓,甚至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只剩下可怜的2.9%。与此同时,比亚迪和吉利的海外销量增速,一个70%,一个50%,像开了氮气加速一样往前猛冲。

这是典型的存量优势正在被增量攻势蚕食。奇瑞在海外市场混得风生水起,你说全是瞎积薄发吧,有点不尊重人,但要说全是顶层设计吧,又有点过于乐观。很多时候是靠着性价比和时间差,在一些欠发达市场建立的优势。

现在,所有人都回过味来了,国内卷不动,那就出海去卷洋人。比亚迪带着技术,吉利带着品牌矩阵,都在抢奇瑞的蛋糕。奇瑞如果还是老一套打法,这块自留地迟早要被刨干净。

所以IPO拿到的钱,除了砸研发,另一大用途就是巩固海外市场。在海外建厂、铺渠道、打广告,这些都是烧钱的无底洞。以前是精打细算,以后可以大手大脚了。甚至,趁着Stellantis这种老牌巨头日子不好过,抄底收购一两个全球品牌,直接借壳出海,也不是不可能。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揭开奇瑞IPO的底牌:90%负债率与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有驾

所以上市是终点吗?当然不是。是新的起点吗?也别这么文艺。这就是一张进入决赛圈的门票,仅此而已。

这张门票,给了奇瑞一次和比亚迪、吉利平等对话的机会,但也把它彻底推向了资本市场的绞肉机。从此以后,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财报、股价和分析师的报告量化。以前可以关起门来搞“小草房精神”,以后每个季度都要被投资人用放大镜审视,不及预期,股价分分钟教你做人。

看看同在港股的东风汽车,上市后股价常年躺平,资本市场的故事没讲好,融资功能基本半残。这是前车之鉴。

对于奇瑞来说,钟声响起的那一刻,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过去21年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赢得一个上战场的资格。接下来,是生是死,全看造化了。

毕竟,在资本的赌场里,最不值钱的就是故事,最值钱的,永远是下一个季度的增长。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