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能升级,电动重卡能否驰骋长途干线?

近年来,电动重卡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然而,续航焦虑和补能效率低下成为制约其大规模进入长途干线场景的两大瓶颈。不过,随着补能赛道生态日渐丰富,电动重卡跑长途的曙光已经初现。

经销商布局充电站,突破300公里运距

一些经销商开始探索“经销商布点,车队拓线”的模式,围绕钢厂、电厂等高频路线布局充电站点,站点间距通常100-200公里,服务自身车队或合作车队,并向过路电动重卡开放。这种划段式布局模式,有望为电动重卡跑长途提供补能支撑。

补能升级,电动重卡能否驰骋长途干线?-有驾

三方“投资+运营”换电站,目标布局长线补能

一些三方补能运营商通过购买或租赁电池和充换电设备,进行补能站投资和运营,形成新能源产业链生态圈。他们通常与大型车队、国企客户合作,通过核算成本回收周期,按度电核算运营服务费。这种模式对货源、线路的稳定性,以及合作车队的规模实力有着较高要求。

充换电设备厂家布站,突破500公里以上运距

兆瓦超充技术破局,助力电动重卡跑长途

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光储直柔所副所长李立理指出,要突破长途干线场景,须满足“行驶4小时,休息20分钟”的运营节奏,这意味着补能技术需达到“30分钟补充300公里续航”的硬性指标。兆瓦级超充技术被视为“破局利剑”,华为联合庆铃等车企与电池厂商,推出了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实现了350度电车型15分钟、500度电车型20分钟的极速补能。

补能升级,电动重卡能否驰骋长途干线?-有驾

产业协同,共建生态

重卡电动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工程,需要车企、电池厂商、运营商等全产业链伙伴共同参与。庆铃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联合开发的全新一代超充重卡“铃界”,搭载了华为兆瓦级超充技术,并在整车设计上实现了系统性创新。华为发起的“超充联盟2.0”,旨在联合全产业链伙伴,共同定义技术标准与解决方案。

政策护航,共筑重卡新高地

重庆市将全力推动商用车产业发展,加快超充重卡及基础设施的示范应用。多位专家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将重卡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并对高速公路通行费给予。此外,还应加强规划先行,确保有序发展,并探索引入年检机制,淘汰“僵尸站”和低效站,实现优胜劣汰。

补能升级,电动重卡能否驰骋长途干线?-有驾

未来展望

随着补能站点布局的调整,更多补能生态、模式的加入,电动重卡跑长途的时间将会很快到来。相信在、企业、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电动重卡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交通物流行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