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新品发布扎堆杭州,选好日子忙玄学,行业焦虑成常态

杭州西湖边的风起云涌,一向是游客向往的风景;可最近风头最劲的,却不是苏堤春晓,也不是雷峰夕照。仔细辨认,会发现这个城市的某间高档酒店,会场桌前放着一碗红豆水,两侧坐着一帮穿西装的车企高管,正恭恭敬敬地等着隔壁房间那位“老师”——当然不是研究新能源的那种老师——掐指一算,今天宜发布,忌延期。现场气氛诡谲,充溢着现代科技与古老玄学交错的诡谲感,像是新能源锂电厂里突然蹦出的道士。

假如你是车企公关总监,手里攥着重磅新车的发布计划,每次选择场地——是坚持上海的国际范儿,还是选杭州的气运之地?选日期——是随大流“众星捧月”,还是避开一切“黄道吉日”的对手?要不要也去问问先生?后果很现实。万一选错了,销量暴毙,老板追责——“你为什么不试试?”反过来说,选了大师吉日,成了谁也不说啥;没成,反正大家都信,有问题也不赖你。

车企新品发布扎堆杭州,选好日子忙玄学,行业焦虑成常态-有驾
车企新品发布扎堆杭州,选好日子忙玄学,行业焦虑成常态-有驾
车企新品发布扎堆杭州,选好日子忙玄学,行业焦虑成常态-有驾
车企新品发布扎堆杭州,选好日子忙玄学,行业焦虑成常态-有驾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著名汽车圈媒体人吴佩最近公开分享,称最近汽车行业搞新品发布会,流行“问先生”,地点杭州一度成为发布福地。理由嘛,杭州是“福地”,成都有“成功”之寓意(据说有厂商还喜欢玩谐音缩写,生怕福气跑了),有的车企连年不北上,有的则在哪儿红在哪儿扎堆。坊间消息甚至说,有些厂家压根不敢定“冷门日子”,每逢“先生看日子”那天,全国车企扎堆发邀请函,新车连轴转,媒体老师们忙得像春运列车员,线上线下切换,一天里得练出两个肾。

说是玄学进车圈,其实是门开了条缝,老祖宗那点糊涂学问也顺势挤了进来。严格意义上,汽车制造和玄学水火不容,工业流程中任何一次“看命”操作都可能带来天价后果,研发、碰撞测试、产业链协作都靠数据和实验。但在产品之外,比如上市发布会本属于“表演场”,地点和时间的象征意义远大于技术成本,这时候玄学悄无声息地植入了流程。你要问为什么?其实和我们小时候考试蒙题、或者买房看风水,是一个心理出发点——真信倒未必,“不信也别赌那一把的后果”。

曾经有同行调侃,车企新品每逢大日子必扎堆,发布会邀请函同时砸来,仿佛鬼打墙。通常答复是“好日子”,可这好日子于媒体而言,却是“分身乏术”,有时候选哪家出席都带点像“命运之骰”。毕竟,技术已够卷,流量更难分,美的人欲、风水迷信、仪式感三合一,已成行业潜规则。

我并不打算批判谁,有些舆论把汽车行业“迷信玄学”说得像邪教渗透。其实从心理层面看,这些车企高管未必都信那一套,更多是出于避险,或者“大家都做”的从众心理,赌的其实是一个低成本的心理托付,一种集体的不确定性转嫁。和生产线上零件的尺寸误差不同,发布会成败很难用科学衡量;但人性总想给不确定的事找个寄托,要是流量火了,谁都能顺嘴归功于福地福日,一旦凉了大家一起找个背锅先生,“天命不可违,非我之过”。简单地说,这是成本极其低廉的软性保险,有流量的日子,大家都挤,看命的先生忙得连WiFi都断了。

当然,危险的界限在哪里?我倒觉得,如果哪天车企开始用“先生”指点安全气囊布置、三电系统参数优化、还是车辆碰撞防护——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前往工信部备案,顺便给交警队备上平安符了。炼高端电池,如果大师能算出正极材料分子式,整个行业都省了动力电池实验室的运维费,这科技树怕不是要被点歪。

讽刺之处也正在于此,科学江湖里最忌讳的,其实正是用科学无法证伪的东西干涉硬核决策。选会场、挑吉时,说到底是个心理安慰剂,跟买车随手帖个“佛系符贴”一个道理,关键是别把迷信的手伸到PPT之外、实验室之内。漏水、爆炸、起火出了真问题,谁也怪不到风水眼上,对吧。

有人说,这反映的是行业焦虑。老实讲也不假。行业疯狂内卷,生存压力大时,越是难以把控的部分就越想找玄学压胜,本职该做的都做了,剩下那一点运气,交给“先生”也算心理平衡。看似荒唐,实则合乎人性。毕竟,大数据和算法已经替人分析了大半世界,剩下那点不理性的寄托,也算人类情感的最后领地。

我本想写冷静些,结果还是忍不住在段落里夹杂点自嘲。毕竟,我们职业里见惯了科学的底线与现实的荒诞,有时候分不清这一刀下去切掉的是人性的伪装,还是技术的遮羞布。

车企新品发布扎堆杭州,选好日子忙玄学,行业焦虑成常态-有驾

这股“玄学风”会刮多久?决定权其实不在先生手里。车市什么时候进入再一次的科学革新、抑或行业集体达观,迷信之风才会停一停。问题来了:你觉得在一个数据、市场、流量都足够严苛的圈子里,这一点点“玄学”会起决定性作用吗?还是,人类总要留出一点盲目把握未知的空间,才会真正安心地一脚踩下油门,驶进明天?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