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

无论是街头随处可见的绿色车牌,还是地下车库里排队充电的场景,都在昭示着一个事实:

电动汽车,早已不再是少数人尝试新鲜事物的选择,而是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

但有趣的是——即便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依然有人会说:

“电动车再省油钱也没用,省下的那些油钱,最后都会花在换电池上!”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在他们看来,电动车和手机差不多:用了几年后,电池就会老化,必须更换。

这话听着似乎有几分道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说实话——这或许是我今年听到的,最带着酸意的一句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继续往下看你就会明白了。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01 为何说这是最酸的一句话?

提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并不认同我的看法,甚至觉得我在“歪曲事实”。

因为网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不耐用、更换成本极高”的例子,确实不少……

比如2021年,杭州一位女车主购置了一辆价值32万元的特斯拉Model 3。

后来电池组外部的栓阀掉落,致使水汽渗入,最终只能整体更换电池组——仅电池就花费了15万,几乎是半辆车的价格。

另外,据第一财经报道,有位车主买车落地价25万,结果更换电池就要12万,这直接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用户望而却步。

这些现象似乎直接表明,新能源汽车是买得起,但修不起——

省下的油钱,最终都用在了换电池上。

可这就是全部的真相吗?其实并非如此!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因为仔细查看类似的案例,常常会发现:

这些车并非是因为电池寿命到期,而是由于——发生了碰撞。

比如底盘被剐蹭、高速追尾、车辆被水泡,轻则导致电池轻微变形,重则整个电池组报废,这种情况下更换电池当然费用高昂。

但这和“电池耐不耐用”有丝毫关系吗?并没有。

就像你摔坏手机屏幕不能怪电池质量差一样,你磕碰到电池包也不能说产品不耐用。

而真正因为“使用损耗”而坏掉的电池,其实非常少。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02 电池到底有多耐用?

这并非随口乱说,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例子可以证明。

例如国外的Out of Spec Testing团队测试过一辆2019款标准续航的特斯拉Model S,行驶了六年、里程超过40万公里——

结果在时速113km/h的情况下,仍然能一次性跑出327公里的续航。

说实话,其状态比很多新车都要好。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国内也有不少类似的情况。

像太原第一批比亚迪e6出租车,去年因为“满8年必须报废”而退出运营。

但实际检测后发现,很多车都跑了100万公里以上,电池却依然能正常使用、可以继续行驶。

甚至有司机坦言:“不是车不行了,是政策不允许它继续跑了。”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至于它们为什么能这么耐用?

因为主流电池的循环寿命,早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比如三元锂电池,能承受1000~2000次循环,磷酸铁锂电池更厉害,3000次以上不在话下——

按照一次充电能跑500公里来算,即便你每天都开,也得十几年才能把循环次数用完。

更何况根据Geotab追踪的全球数据,电池每年的衰减率只有1.8%,十五年后电池还能保持七八成的续航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很多车企才敢轻易承诺——电池终身质保。

说到底,汽车的“动力电池”和“手机电池”根本不是同一类东西。

真要把电动车当成“电子产品”来看待,恐怕得先更新一下自己的认知了。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03 但为什么这样的说法会广泛流传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是认知上的偏差和信息传播中的误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白了,我们的大脑早就被“电池焦虑”影响过了。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些情况——

手机电池用两年,就开始变得不耐用了?

电瓶车刚买的时候动力很足,不到三年续航就大幅下降?

扫地机器人刚用几个月就开始出故障、无法工作?

这些“续航下降焦虑”的体验太过频繁,以至于一听到“锂电池”,我们就会下意识地认为:撑不了几年,早晚得换。

于是即便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结构、管理系统、工艺标准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

大家还是习惯性地把它和“手机电池”等同起来。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更重要的是,“换电池要十几万”这类话题,实在太容易传播了。

你想想,一段视频、一张截图、一条朋友圈,动辄就是十几万的维修账单,谁会不点进去看看呢?

至于是不是事故车、水泡车,没人会在意;只要是“换电池”,就足够有冲击力。

这事其实和燃油车自燃差不多——

每年发生那么多起,没人会特别关注;可一旦电动车出了类似事故,立马就会登上全网热搜,瞬间被贴上“有问题”的标签。

说到底,不是电动车更容易出问题,而是大家更容易被这种“看起来很吓人”的说法带偏节奏罢了。

今年听过最酸的话:新能源电动车省下来的油钱全部拿去换电池了-有驾

总的来说就是:

“电动车省下的油钱,都拿去换电池了”——这话听着好像有道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就像小时候班上那个考不过别人、又不甘心的同桌:

嘴上说着“你们运气好”,心里却清楚,可能是自己没努力学习。

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也是同样的道理。

说白了,如果真像很多人“说的那么糟糕”,怎么会火到连BBA都坐不住,纷纷布局新能源领域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