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的时候,很多人一看“只跑了三万公里”就马上心动,觉得捡到宝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公里数其实是可以被“调”的?这时候就需要你学会车五项查询了。车架号(VIN码)、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这些信息能帮你判断车辆的真实使用年限和状况。通过对比这些车五项信息,你就能看出这辆车到底是不是“调表车”。
接下来就教你几个实用的车五项查询方法,通过查询车辆的车架号、发动机号等信息深入了解车况,帮你买车不踩坑!
一、什么是车五项?车五项信息怎么查?5个方法教你速查车五项!
方法一:第三方平台进行车五项查询
现在有很多第三方汽车信息平台也提供车五项查询服务。只需输入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就能快速查到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初次登记日期等信息,有的还能查到维修和保养记录。虽然这些平台数据来源不如官方全面,但胜在便捷和速度快,适合提前了解车辆的大致情况。建议在购买二手车之前,先在这些平台上做一次基础的车五项查询,做到心中有数。
车五项信息查询方法教程:微❤搜索栏输入【墨子查车】点击查询,公众号菜单栏【车五项查询】打开后,根据提示输入车辆信息,即可快速查询车辆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初次登记日期等信息。
车辆查询车五项信息结果样例如图:
通过查询车子的车五项信息,可以知晓该车辆的真实使用年限、里程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调表嫌疑,还能了解维修保养记录,辅助判断车辆整体状况等等。
方法二:通过车辆管理所进行车五项查询
想要查清车辆的真实信息,最官方可靠的方式就是到车辆管理所进行车五项查询。带上车主身份证、车辆行驶证等资料,通过窗口服务或自助查询机输入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就可以查出这辆车的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等详细信息。这个方法虽然相对繁琐,但是最权威的查询方式,能有效防止买到事故车、泡水车或是调表车。每次购买二手车前,务必先做一次详尽的车五项查询,别被表面公里数骗了。
方法三:使用交管12123进行车五项信息查询
交管12123是公安部推出的官方APP,提供了多个便民服务功能,其中就包括车五项查询。只需要注册登录后,在“机动车业务”中输入车辆车架号(VIN码)和发动机号,系统就会显示该车的基本信息,包括车辆品牌、车辆型号以及初次登记日期等。这个方法适合手机操作,方便快捷,还能查看车辆是否有违章、是否已报废等信息,是进行车五项查询时非常实用的工具之一。
方法四:通过车险记录查询车五项信息
你知道吗?车险记录也是个宝藏信息库。通过保险公司或车险服务平台,输入车辆车架号(VIN码)、发动机号等,就可以查到车辆的投保时间和理赔记录。再结合初次登记日期和车辆品牌、车辆型号等车五项查询信息,就能大致判断这辆车的实际使用年限。如果一辆车登记了五年却只出险过一次、公里数却很低,那就要警惕是不是动过手脚了。这个查询方式特别适合判断车是否发生过事故。
方法五:通过维修保养记录反推车五项信息
一些品牌的4S店或者维修平台会记录每次保养和维修的信息,这些内容往往与车五项查询密切相关。通过车架号(VIN码)查询这些记录,可以了解该车的保养频率和使用情况。如果发现一辆车登记了六年,却只做过两次保养,那就值得你怀疑它是不是“调表车”。结合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你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车辆真实状况,避免被表象所迷惑。
二手车市场水深,单看公里数远远不够。通过车五项查询,你可以从车架号(VIN码)、发动机号、车辆品牌、车辆型号和初次登记日期这五个维度,全方位了解一辆车的背景和历史。无论是通过车辆管理所、交管12123、车险记录、第三方平台还是维修记录,这些方法都能帮你识破调表车的伎俩。不做“信息盲”,买车才更安心。记住,关键时刻,车五项查询才是你真正的“火眼金睛”。
二、问题引导:低公里数=好车?
低公里数一直被视为二手车“成色”的重要指标。毕竟,公里数少代表车子使用得少,磨损也小,理论上车况更好。但现实是,随着调表技术的发展,很多车在售卖前会被“回春”——原本跑了10万公里的车,硬生生被改成3万公里。
买家往往看到公里数漂亮,就放松了警惕,忽视了其它关键信息,最终买到了问题车。
三、背景分析:调表车为何屡禁不止?
调表不仅成本低,还能显著提高卖价。一辆车跑了10万公里,可能只值5万元,但调到3万公里后,市价立刻飙升至7万元甚至更高。短短几分钟的操作,就能让中间商多赚数万元。
而很多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只看表面公里数、不核实其他信息,正中圈套。
四、核心方法:通过“五项基本信息”交叉判断公里数真伪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车辆都有一份基本信息表,包含以下五个关键数据:
初次登记日期
车辆品牌与型号
发动机排量与燃油类型
环保标准
年检记录或年限要求
其中,前两项是判断公里数是否“合理”的关键。
① 初次登记日期:判断真实车龄
比如一辆车的初次登记时间是2018年,到现在已经有6年车龄。但你却看到它只行驶了3万公里,平均一年只跑5000公里。正常吗?
要知道,大多数私家车每年行驶1.5万公里左右,哪怕是城市代步车,一年也至少在8000-12000公里,3万公里的总数实在太低。
② 车辆型号:判断使用场景
车辆的使用场景也决定了它的行驶强度。如果是一辆常见的家用轿车,六年只跑了3万公里,确实不太正常。但如果是一辆冷门跑车或收藏车型,低公里数还有可能成立。但这类车的价格通常不会便宜,也不会轻易出现在普通二手市场。
结合初次登记时间和车型类型,可以初步判断这辆车的使用强度是否合理。
五、案例展示:一辆“跑了3万公里”的车,引发的疑问
小李在二手车市场看中一辆2017年上牌的日系轿车,卖家称车况极好,只跑了3.2万公里。价格也比同类车高出10%左右。小李觉得“贵有贵的道理”,准备入手。
但细心的朋友提醒他:这车已经快8年了,怎么可能只跑3万公里?进一步观察发现,轮胎已经更换过,方向盘和座椅磨损也偏大,明显与“3万公里”不符。
最终,小李放弃了购买。几周后,这辆车在另一家平台上再次出现,却标注为“行驶10万公里”。可见原来的公里数很可能是被调过的。
六、实用建议:识破调表车的三个小技巧
看车龄对比公里数
用“每年1-1.5万公里”为参考值,判断总公里数是否合理。
车龄5年但只跑2万公里?存疑!
观察车辆磨损程度
座椅塌陷、方向盘磨损、油门刹车踏板的光亮程度、轮胎更换次数等,都是公里数的“间接证据”。
查看保养记录与年检时间
虽然本文不涉及具体查询方法,但要知道,车辆每年都会做年检和保养,这些记录中的公里数应是连贯递增的。
总结:别让“低公里”蒙蔽你的双眼
二手车市场水深,调表车屡见不鲜。仅凭公里数判断车况,是非常不可靠的做法。我们必须学会从车辆的初次登记时间、车型类型等关键信息中,判断公里数的合理性,再结合车辆磨损情况、保养记录等作出综合判断。
记住一句话:真正靠谱的二手车,不靠“表面数字”打动你,而是靠整体透明和信息一致性让你安心。
别让一个漂亮的“3万公里”数字,掩盖了车子真实跑了10万的真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