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昂Pro安全品质开放日:硬核碰撞背后的“亿元假人军团”与大众的细节执念
一进上汽大众的车辆安全中心,扑面而来的不是冷冰冰的仪器,而是那种让人莫名安心的气氛。最近去参加了途昂Pro安全品质开放日,整个体验下来,感觉像是拆解了一辆车最隐秘、最倔强的一面——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常年混迹于SUV圈子的90后“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才更重要。
先说场地,这地方比我大学操场还大,占地1.3万平米。现场分成12个试验区,有牵引轨道、碰撞台、翻滚沙地……每一个区域都藏着工程师们对“极限”的执拗。当天活动主角当然是即将上市的途昂Pro,说实话,我身边不少朋友家里都是老款车主,他们总念叨着:“这车皮糙肉厚,用起来放心。”但只有真正站在试验现场,看着一辆崭新的途昂Pro以56km/h冲向刚性壁障,那种视觉冲击和心里的咯噔,是在4S店怎么也体会不到的。
印象特别深的是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这不是以前那种50km/h的小打小闹,新国标直接拉到56km/h,相当于多扛了25%的能量。眼睁睁看着那台白色试验车狠狠怼上去,玻璃碎裂声透过隔音墙都能听见。但奇怪的是,大部分结构居然没什么变形——ABC柱依旧挺直,门把手弹出来以后还能正常开关。我有点好奇,就偷偷问了下技术员,他说关键就是高比例高强钢和吸能设计搭配得巧妙,“软硬兼施”,用他的话讲,就是该弹的时候弹,该顶住的时候死磕到底。
活动第二环节更刺激:翻滚实验。有个模拟道路紧急避险导致侧翻的大装置,把整辆途昂Pro甩进沙坑里。我想起去年有位朋友自驾西北,被突如其来的横风吹得差点失控。他回来跟我吐槽,如果没有电子稳定系统和气囊撑腰,他真不敢带娃出远门。这次亲眼看到翻滚识别功能启动后,不仅燃爆式安全带瞬间收紧,人被牢牢按在座椅上,同时气帘撑开,全方位包裹住乘员舱。一旁工作人员补充说,就算真的遇到事故,这套系统也会自动解锁所有车门,并让隐藏式门把手跳出来,为救援争取时间。这些细节,以前从来没注意过,但关键时刻真就差这一秒两秒。
再聊聊让我这个机械迷直呼过瘾的一幕——传说中的“亿元假人军团”。49个人形假人在灯光下排成队,各种身材、年龄段都有,从小孩到魁梧壮汉,还有专为女性设计的小号版本。据介绍,两台THOR型号假人价值超1500万,全身128个传感器,比普通版多三四十根线缆,每一次数据采集都精确到毫厘。在工程师眼里,它们可不是玩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替身”。之前听一位做售后的哥们讲,有客户问:“你们这些是不是走流程?”其实每一次碰撞之后,这些假人的损伤分析都会反馈回研发团队,对下一代车型优化起决定作用。有意思的是,为保证状态接近真人,它们还要长期待在恒温恒湿仓库,每年定期做标定检测,不合格就不能继续上岗。
行业内流行一句话:“没有绝对安全,但可以无限逼近。” 这次体验让我明白,上汽大众内部对于标准之严苛远超外界想象。不只是国标或者C-NCAP这种公开标准,还有自己集团内部独立的一套体系。举例仅仅为了确保气囊不会误爆或失效,一台新车开发阶段要经历1090多次单项实验,包括极端温度、电磁干扰、有害物质分析等等。有时候我们觉得厂家磨磨唧唧,其实他们是在拿自己的脸给用户挡风险。“差不多”三个字,在这里压根行不通,因为只要还有一点疑虑,他们宁愿推迟发布,也不会妥协底线。
顺便插播一个生活碎片。我认识一个老铁,当初买第一代大七座SUV时,还特意查了各种海外/国内报告。他属于典型理工男思维,总爱钻牛角尖。当初他纠结很久,到底选进口还是国产?最后拍板原因很简单:“谁家肯花钱搞这么全套,我信谁。”现在看来,这类消费者其实越来越多,无论年轻爸妈还是老司机,都希望花的钱买的不只是配置表上的数字,更是一份扎实靠谱、不怕极端状况考验的安心感。而且据二手市场同行透露,同级别车型中,只要碰撞成绩漂亮、维修记录透明,即使几年后转手价格也坚挺不少,这是那些账面参数永远比不了的人情味儿加分项。
有人可能会问,一辆SUV做到这种程度,是不是太较真?但回头看看路上的复杂情况,再想想自己有没有因为侥幸心理而省略掉某些检查或者保养环节,其实答案已经写在心里。今年3月10号,新款途昂Pro正式上市,对于像我这样经常拖家带口出游的人多一道防护、多几层验证,总归比事后追悔来得实际。从工厂到马路,从展厅光鲜亮丽的新车,到真实用途中可能遇见的大风大浪,有多少坚持与反复打磨,都藏在看不到的位置。如果你恰好也是那个对“小概率事件”耿耿于怀的人,也许这类产品才真正值得放进备选清单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