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跟你说,这ABT折腾奥迪SQ5这事儿,真挺有意思。
我跟你瞅那官图的时候,差点把茶水喷出来。
你猜怎么着?
这帮德国人,他们管这叫改装?
我看就是“换脸加猛药”。
我跟你讲个事儿,十年前我跑一个汽车展,那时候大家还迷信大排量自吸呢,我一哥们儿非要说某款车“声浪不行”,非得找个厂子改排气。
改完那声音,跟拖拉机似的,震得我耳膜疼。
他可高兴了,说这叫“野性”。
我说,哥们,你这叫“噪音污染”。
这ABT不一样,人家是真懂技术,不是瞎折腾。
对了,我之前琢磨这SQ5,它本来就是个“老实人”的脸,内里藏着V6的劲儿。
可ABT非得给它扒拉扒拉。
你看那前脸,黑乎乎的蜂窝网,看着就透着一股子“不好惹”。
车灯也熏黑了,像黑帮老大眯着眼瞅你。
这玩意儿,要是放在胡同里,谁敢随便惹?
我跟你说,咱们中国人讲究个“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这SQ5原厂就有点这个意思。
可ABT一来,它就不藏着掖着了。
侧面那宽体套件,还有那22寸的“大脚板”,255/35的胎,那胎壁薄得跟纸似的。
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就是告诉你,路面上的每一个小坑,我都能给你“反馈”到你屁股上。
有的人喜欢软绵绵的,像坐船,我喜欢这种硬邦邦的“路感”。
这就像吃煎饼果子,你爱加薄脆还是爱加辣酱,口味不同。
ABT给的,就是极致的脆。
而且车身还低了45毫米。
低了多少?
差不多小半个砖头的样子。
这不就是为了压重心嘛,过弯的时候,车身侧倾小,稳啊。
我那时候跑过一次赛道,有个教练跟我说,车子得像个贴地飞行器,你得把重心降下来,才能跑得快。
ABT这是把这理念用在SUV上了。
然后是动力,这才是见真章的地方。
原厂367马力,够用了,对吧?
可ABT一出手,直接干到440马力,扭矩奔着600牛米去了。
你光听这数字,没啥概念。
我这么跟你捋:你平时开车,想超个路边慢悠悠的大货车,你得提前打灯,找地儿,等半天。
换了这套,你只要脚下一踩,那感觉,就像有人在你后背上猛推一把,噌一下就过去了。
这4.2秒破百,跟原厂4.5秒,差了点啥?
差的就是那零点三秒的“从容”。
我跟你说,这零点三秒,在咱们日常开车里,就是从“有点费劲”到“完全不费劲”的区别。
不过,话说回来,吃药也得有代价。
人家说了,得加98号油。
这要求,就跟咱们老北京的讲究人,吃东西得用最好的料一样。
你对动力要求高了,机器的“脾气”就大了,得伺候好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给一辆老车加了次劣质油,跑高速,开着开着,那车就开始“咳嗽”。
声音不对劲,动力也泄了。
后来一修,师傅说,你这油路子不对,把机器“憋着”了。
ABT这440马力,就是高压锅,你得给它最好的气源,它才能给你爆发出最大的能量。
最后,你看那排气管,102毫米的口径,双边四出。
这玩意儿,不光是看着唬人,那声浪,绝对是“管子里的交响乐”。
我跟你说,这工程师啊,他们懂得如何调校声浪,让它听着带劲,但又不过分刺耳。
这比我那哥们儿的“拖拉机声”,高明太多了。
这车,ABT一改,就不是个单纯的家用SUV了。
它成了那种,你西装革履地开着它,去谈生意,谈成了,晚上还能找个没人的山路,撒撒野的“双面间谍”。
你说它低调吧,它有肌肉;你说它张扬吧,它外表还算规矩。
这分寸拿捏得,真叫一个“到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