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短视频全都是,“特斯拉49号,前面还14位,参加高速新能源充电大摇号!”没人会想到,国庆走高速服务区,新能源车不是赶路,是扎堆充电排队。湖南、甘肃、湖北,从东到西,假期有超过三分之一服务区充电桩爆满,车主怨念拉满。堵车+等桩,谁能想到买了新能车的假期,居然成了“续航焦虑真人秀”现场,有人排到凌晨,手机视频是长龙,各种吐槽轮番上演。
开新能源车,高速续航“缩水魔法”,车主心里早有数,嘴上吐槽标称700公里,实际跑出300公里都算良心。“油车加满油底气足,电车满电虚标多。”自驾去四川的张哥,满心期待比亚迪海豹仪表盘700公里续航,实际开120码上高速,电量噼里啪啦往下掉,才200公里只剩不到三百公里了。前方服务区有限速,龟速保电模式,再快都不敢使劲踩,车里孩子叫饿,副驾媳妇开怼。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全国各地数据都差不多。第三方实测,特斯拉Model 3标称650公里,高速时速120只跑480公里,多出一百多公里虚标,小鹏P7继续刷新下限。蔚来ET5风阻做得低,连老板自己都承认性能和续航是两条线。试车博主总结,厂家的实验室测续航,没准是在跑步机上吹风机模拟,现实高速分分钟打脸。
空气阻力是永远的“能耗大杀器”,时速120风阻变四倍,电机从低速高效变高转低效,只能眼看表盘电量下跌,大脚踩油门的那派“动力党”,发现性能直接被电池锁定,电量到30%就自动限速锁功率,超车要靠“希望别人让道”,百公里加速4秒变9秒,都市传说就成了全国笑话。车重同级别500公斤高,极氪001硬是每100公里多掏4度电,性能跑车被当房车开,省电大赛实际是“谁更能忍”。什么空调开26度,车窗闭紧,时速不超110km/h,别人用油车拉高铁,电车开省电模模式,画风和宣传差很多。
充电排队,国庆直接升级“修罗场”。湖南服务区发号码牌,49号苦等两小时,甘肃疯狂到85号,叫号机制和医院挂号没区别,有人一下午啥都没充上。桩功率老旧,60kW的疯狂慢充,新款车支持180kW,只能卡着慢充。充电时间限半小时,SOC限制在70-85%,充八成直接拔枪跑路,不然有人会催“赶紧充完,给兄弟腾桩”。设备满负荷,运维人员蹲点,移动充电拖车,看起来很努力,实际车流压过来,根本不够用。接口软了插不上,明明提示“空闲”,车主一个圈团团转。社交平台各类段子刷屏,有人自带折叠椅打扑克,有人跟加油站老板合影,比对“充电2小时、加油2分钟”,那种无从发泄的微妙无力感,表情包都用麻了。
80%充满是新日常,有车主调闹钟怕被人骂爆。零跑T03,400公里的节假日,光排队充电等了快一小时,堵车兑了6小时,和燃油车比多出两小时。抢桩还要“武力值”,有人的脾气在等桩中逐渐拉满。换电站成了传奇故事,蔚来车主高速几分钟搞定,其它车主被“看热闹”,但大多数路线只有十二个站,错过一站全程熬夜。有的人小声吐槽:油车随到随加,新能源谁来买单。
特别到极端天气,掉电问题更致命。北京零下十度,昨晚满电120公里,早上剩六十七,电量预警先于玻璃除霜。夏天不省心,空调电耗飙升,600公里标称实际不到三百二。维修师傅说,低温电池像蜂蜜,越低越黏,锂离子不动,续航直接打三折。三元锂比磷酸铁锂低温耐用,反过来充电超级慢,零下十度无加热充四小时还不满。电池没办法着急,强充到100%还鼓包,服务区一堆人插枪等着,有人追着维修师傅问,车怎么变电瓶车。
车主一边苦练生存技巧,一边吐槽自己“入坑太早”。速度低点,开空调别太狠,冬天停地库,出发前导航查充电桩,提前规划比考公务员还复杂。车企不是不努力,有的加热电池,有的用无模组结构,北欧款特斯拉支持寒带专属,蔚来不停扩充换电站。湖南搞移动充电设备,国家电网搞快充桩十万个,服务区光储充换一体化上马,技术上有突破,800V平台让充电十分钟跑400公里,固态电池能让低温续航不再吓人,这些新闻很热,但落地还要等。十五万个高速充电桩配四千万新能源车,车桩比26比1,服务区排队常态、标准不一,老桩没人换,新技术更新慢,假期全部爆发,朋友圈都是等桩自黑。
有人建议,能不能推广预约充电,不至于大家都“深夜投桩号”。也有乐观的人说,慢慢熬几年,电池技术肯定大跃进,充电桩也会自然增长,大家都能像加油一样不等。行业:“别担心,突破在路上。”车主:嘴硬心软,还在等明年改善。“围城效应”很强烈,想买的在观望,买过的在自嘲。懂的人不用科普,真痛只有自己熬过夜充的经历知道,所有假期的“体验经济”,最后都变成车企的技术压力和基础设施改进动力。
新能源“破局之路”还要走,续航腰斩“焦虑症”也不是空穴来风。城市通勤便捷,返乡高速掉坑,一场假期大考,是车主最真实的反馈,也是行业最硬的试题。从被动熬夜等充电,到主动预约、智能导航、极速快充,是技术也是服务,是新能源车能否全面取代燃油车的分水岭。每一次自黑、每一次寒风举牌,其实都是喊给行业和社会听的,愿未来假期,没有人在高速服务区寒风里看着49号号码牌失望。产业在进步,生活会更好,这才是车主们最想看到的“中国速度”与“中国体验”。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会认真核实并处理。坚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需内容修正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一路长虹。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