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摩托车越南市场从九成到零头?电动车会重演吗

你要是现在去越南河内逛一圈,站在街头数数过往的摩托车,会发现一个挺扎心的事儿——十辆车里有八辆挂着本田的标,剩下的不是雅马哈就是当地牌子。可你知道吗?就在十年前,这条街上跑的车,十辆里有九辆都是咱们中国造的。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不敢信?我第一次听说这事儿的时候,也觉得挺玄乎。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而且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比电视剧还精彩。

那些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有多牛

说起2002年那会儿,中国摩托车在越南那真是风光无限。光重庆一个地方,一年卖到越南的摩托就值3.2亿美元,这数字听着就让人眼红。当时的市场份额有多高?八成!你没听错,就是八成的江山都是咱们的。

那时候日本车还挺贵的,一台得两万多块钱,对普通越南老百姓来说,这价格确实有点咬牙。中国厂商一看机会来了,立马打起了价格战。广西、云南的工厂本来就离得近,运费便宜,三个月不到就把车价从两万多砍到了七八千。

这一砍不要紧,日系车直接被打懵了。你想想,同样能跑能载人,价格差了一倍多,老百姓肯定选便宜的啊。那会儿力帆、隆鑫这些牌子在河内街头,比卖咖啡的小摊还显眼。

走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见中国摩托车突突突的声音。越南小哥骑着咱们的车送外卖,越南大妈骑着咱们的车买菜,那场面想想都觉得自豪。

中国摩托车越南市场从九成到零头?电动车会重演吗-有驾

自己人坑自己人,好日子没过多久

不过好景不长啊,问题很快就出来了。成功来得太快,把所有人都给整糊涂了

你猜怎么着?不到两年功夫,七十多家中国厂商像闻到肉味的苍蝇一样,呼啦啦全涌进了越南。光是河内一个城市,就有三十家中国经销商在那儿拼抢生意。

这下麻烦大了。为了多抢点订单,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狠。从800美元一路往下砍,砍到最后一台车的利润薄得跟纸片似的,也就够买碗加肉的河粉。

我有个远房堂叔在胡志明市开修理铺,开了快二十年了。他跟我说:“2004年那阵子,我这铺子里天天堆着坏掉的中国摩托,多得都放不下了。”

利润少了,偷工减料的事儿就多了起来。堂叔还跟我讲过一个事儿,有个小伙子买了台新车,骑了三个月车架就断了。“那钢材薄得能透光,焊点跟小孩搭积木似的,看着就不牢靠。”

更离谱的是,还有个大姐的车,发动机里塞的是二手零件,开着开着就冒黑烟,差点把裙子给燎了。那时候越南的修车师傅一看见中国摩托就头疼,车主的抱怨声比发动机的动静还大。

日本人趁机反击,中国车败得一塌糊涂

这种情况谁也扛不住啊。2005年,越南政府看不下去了,直接加了三成关税。本来中国车的价格优势就被自己人给打没了,这一加税,价格几乎快赶上日系车了,可口碑早就跌到底了。

中国摩托车越南市场从九成到零头?电动车会重演吗-有驾

反观日本厂商,人家这时候开始反击了。本田推出了低价款,虽说比中国车还是贵点,但人家敢拍胸脯保证“十年开不坏”。雅马哈更实在,每个乡镇都设了维修点,师傅骑着小摩托上门修车,比送外卖的还快。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在越南生活的哥们说:“2009年我换摩托,邻居劝我买力帆,说便宜实惠。结果修车铺老板拉我到墙角,指着那堆废铁说:’这些都是中国车,最多撑三年就报废了。’最后我还是买了本田,骑到2020年才换,除了换过轮胎,真没出过什么大毛病。”

等中国厂商反应过来想要挽回局面的时候,市场早就被日系车占得严严实实了。据越南摩托车协会2024年的报告,现在本田在越南占了75%的市场份额,中国摩托的占比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电动车时代,历史会不会重演?

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电动车时代又来了一出似曾相识的戏码。

2025年越南开始限制燃油摩托,雅迪、绿源这些中国品牌又开始大举进军。2023年雅迪在越南卖了10万台,数字看着还挺漂亮的。

可问题是,日本人这次学精了。本田很快就推出了续航50公里、30秒就能换电池的电动车。越南本地厂商也不是吃素的,靠着政府补贴,半年就卖了7万台,硬生生从中国品牌手里分走了不少生意。

堂叔最近跟我视频的时候,指着铺子里的车说:“现在修中国电动车的又多起来了。年轻人图个样子潮、价格便宜,买回去骑两个月就开始念叨——电池掉电跟漏勺似的,冬天更不经用。日本车虽说贵点,但老头老太太宁愿省着钱买,就图个省心省事。”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中国摩托车越南市场从九成到零头?电动车会重演吗-有驾

网上有人讨论这事儿:“都说中国制造厉害,咋到了越南就不好使了?”有个高赞回复说得特别实在:“不是技术不行,是太想快点赚钱了。价格战打得太凶,偷工减料的心思多了,把‘性价比’做成了‘质量差’的代名词。”

说白了,把中国摩托挤出越南市场的,从来不是日本车有多强,而是咱们自己的问题。急着赚快钱的短视,自己人拆台的内耗,把小聪明用错了地方

你想想,本来好好的一盘棋,硬是让自己给搞砸了。七十多家厂商挤在一个市场里恶性竞争,为了抢订单把价格压得比成本还低,最后只能在质量上动歪脑筋。这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日本人就不一样了,人家宁愿市场份额小点,也要把质量和服务做扎实。结果呢?人家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现在越南街头,中国电动车和日系车还在一块儿跑。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还抱着“低价走量”的老想法,不把质量和服务当回事,十年后的电动车市场,很可能还会走当年摩托车的老路。

这次真的该长记性了。质量是根本,服务是保障,品牌是未来。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那再好的机会也会从手指缝里溜走

你觉得中国电动车这次能在越南站稳脚跟吗?还是会重复摩托车的悲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