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真的还需要“爆款”吗?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叛逆。毕竟,谁不想要一台月销几万、订单破十万的神车?但当我们看到一台新车发布,朋友圈刷屏、直播间秒光、小订数字像火箭一样蹿升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冷静一下:这些热闹背后,究竟是消费者真实需求的胜利,还是资本与流量合谋制造的幻觉?

可如果换一个角度——当一家车企不再靠一两款“赌命式”爆款撑场面,而是每个月都有一款能打的产品稳稳落地,从自主到合资、从纯电到混动、从家轿到豪华SUV全线开花,那或许我们该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了。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上汽集团正在走这样一条路。

就在大多数人还在为某一个品牌的单月销量起伏争论不休时,上汽已经悄悄完成了从“押宝单品”到“体系输出”的转型。8月销量同比增长41%,连续八个月同比正增长;前八个月累计批发销量超275万辆,零售接近300万——这不再是靠某一款车撑起来的数据,而是一整套产品矩阵协同发力的结果。

这背后,是三条腿走路的新逻辑: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而这三驾马车,不再是你追我赶的赛跑,更像是齐头并进的交响乐。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先说自主品牌。过去我们总说“性价比”,但现在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价值密度”。比如尚界H5,这台自预售以来拿下8万台小订的车型,凭什么让人愿意提前掏钱?它没有刻意去卷某个单项,既不是单纯拼续航,也不只是堆智能座舱。它做的,是把家庭用户最在意的几件事——空间、安全、油耗、智能、补能便利性——全都做到“够用且安心”的水平。

尤其是后排那句“三拳有余”的宣传,听起来像广告话术,但余承东亲自站台体验后,很多人开始信了。这不是简单的空间堆料,而是对“全家出行”场景的深度理解。再加上华为ADS 4和鸿蒙座舱的下放,让20万级的车也能拥有原本只属于高端车型的智驾体验。技术普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在打破“高端=高门槛”的旧规则。

有意思的是,这种“全能型选手”并非孤例。新一代智己LS6打出“自带超充桩的电车”概念,用450km纯电+1500km综合续航,直接击穿了增程车主的心理防线。以前我们总说增程是“妥协方案”,但现在,当电池足够大、增程器足够高效时,所谓的妥协反而成了最优解。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而MG4的火爆,则走出了另一条路:用半固态电池+CTB一体化技术+OPPO手车互联,在小型车上做出“越级体验”。39分钟破万订单,靠的不只是价格,更是把年轻人关心的科技感、互联体验和驾驶乐趣打包送上。更聪明的是,它和OPPO合作在全国商超搞快闪店,把车卖进了生活场景里——原来4S店不是唯一选择。

另一边,荣威M7 DMH则默默扛起了“国民车”的大旗。10万级混动家轿市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它用160km纯电续航和2L级油耗,重新划了条底线。设计上请来约瑟夫·卡班操刀,连家用轿车都开始讲究“颜值正义”了。这说明什么?哪怕是最务实的消费者,也不再接受“功能够用就行”的平庸。

如果说自主品牌是在向上突破,那合资品牌则在经历一场“本土化重生”。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奥迪,这些曾经靠“德系品质”“美式豪华”吃老本的品牌,如今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为中国而变。

奥迪E5 Sportback就是个典型例子。它保留了奥迪一贯的操控基因,却把中国人的审美、智能习惯全塞了进去。全新定制的AUDI OS系统里,居然内置了“豆包”大模型,你说语音指令,它不仅能执行,还能主动建议。辅助驾驶用的是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城市NOA不再“断点”,停车也不再“盲操”。这还是你印象中的那个德系豪华品牌吗?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别克至境L7更彻底——从架构到增程系统,全部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名字叫“逍遥”,听着有点江湖气,但技术很实在:“真龙”增程系统解决了馈电后动力衰减、噪音大、油耗高的老毛病。什么叫“满电一条龙,馈电也是一条龙”?这才是本土化该有的样子:不是简单地加几个App,而是从底层逻辑重构产品。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新车扎堆上市,会不会内耗?会不会资源分散?

但换个角度看,这恰恰说明上汽已经从“项目驱动”走向“平台化运作”。就像一棵树,主干稳固,枝叶自然繁茂。无论是华为赋能的尚界,还是Momenta加持的别克,或是OPPO联动的MG,它们共享的是同一个底盘、同一套研发体系、同一种市场感知能力。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这才是最可怕的竞争力:不是某一款车多强,而是整个组织的反应速度和迭代能力已经拉开了身位。

当然,这条路也不是没有风险。技术下放太快,会不会影响品牌区隔?合作方太多,会不会变成“组装厂”?当每一家都在谈“融合生态”,真正的核心技术又掌握在谁手里?

这些问题,恐怕连上汽自己也在摸索答案。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但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的汽车战场,胜负手早已不在配置表上。消费者不再为某个单一亮点买单,他们要的是“全都要”的踏实感。而车企的终极任务,也不再是造一台惊艳的车,而是建立一套可持续输出好产品的机制。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爆款吗?

上汽金九连发新品 多款车型剑指全年丰收|汽势封面-有驾

也许答案是——当每一款车都能稳稳打中用户痛点时,爆款就不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种必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