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

如果你也在西部国际博览城,挤不进摩肩接踵的人流,只能隔着显示屏远远瞄一眼——台上那辆“摩根粉”的B10,像新晋网红一样,被一堆长枪短炮包围,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主角。你若是能凑近,或许会忍不住多瞄几次:这涂装是不是太敢了?这种潮色,放在大规模量产车身上,不怕跑偏么。

可是零跑汽车照样这么做了,还一点都不怕你嘀咕。事实证明,谁先向流行亮出底牌,谁就是赢家——至少在展会第一天的热度排行榜上,B10的摩根粉算是踢进了“顶流席位”。

车展是一个成色很杂的现场,品牌间拼的不光是马力,更是认知和故事。从门口到主馆,一路走来各家的海报、灯板,恨不得把所有能堆砌的“年度、创新、首发”往你身上招呼。零跑在此,或许不见得是最老的,但今年它无疑最“新”。

成都国际车展,历来被称作车市风向标。去年订单3.36万辆,成交金额58亿元。你就算数学不太好,也能算出来每分钟卖掉多少车——比不少实体门店还快。按这个节奏,今年自主品牌全线高调自信:比亚迪自己包馆,长安、奇瑞一个馆恨不得塞十个展台,各家气势在膨胀。零跑这次作为首席合作品牌,一出手就是B10摩根粉,听说颜色用的配方都和上次B01那批不一样,打算“潮”到笑着交房。

但展台上的热闹只是汽车江湖的表象,看得人心痒,背后其实门道不少。从参数上看,B10不算什么“黑科技怪兽”——尺寸4515×1885×1655毫米,2735毫米轴距,分体式头灯,三点LED日行灯,这些都在当下车圈是标配。激光雷达、骁龙芯片,全车14.6英寸中控屏,续航从510-600公里——看起来全员及格线之上,但零跑这次的秘诀还不是“叠硬件”,而是一个略显老套但继续奏效的词:性价比。

9.98-12.98万元的定价,让同类竞品对比下,B10显得“物超所值”。你可以说,零跑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刀法——用大众能买得起的科技产品去挖竞品地基。可惜,这招近几年在中国新能源车圈一直没太过时。谁先把下探价格和配置做平衡,谁就占据最多订单。今年上半年,零跑新车交付量22万台,增速155%,中国新势力销量第一,还头一次实现半年盈利。这个盈利数据,在造车圈是相当罕见的病例,同行一圈坐诊,许多人还是靠“融资续命”,而零跑已经“自己会挣钱”。连2025民企500强榜单都破格给了它第414名。你要是和关注行业的朋友吹牛,“零跑口袋里有将近300亿现金”,八成没人敢信,还以为你是在说玩具车厂。

说起来,零跑的“逆袭”,也不是突然就发了财。B10刚上市交付就破万,B01三天锁单过万,C10十六个月全球交付15万台,C11上市已累计25万台——每一个新车都像打怪升级,稳扎稳打,把销量一点点捞上去。其产品序列里,小到紧凑型SUV,大到即将上市的D系列“方盒子”全尺寸SUV,主流价格区间一个不落,大有玩“批发市场覆盖率”。配置和噱头都到位,价格还压得合理,用户没道理不买单。

这里又得提一下零跑的营销逻辑,归根结底是四个字:“科技普惠”。说白了,就是把本应该贵的技术,用力砸到一堆能花得起的钱上。这不是多么新鲜的发明,但这么多年真正能坚持执行、同时还能把盈利做出来的车企不多。有人玩“人设”,有人喊“降价做好人”,但零跑算是用业绩把话题做活了。同行里的“比亚迪元PLUS、广汽埃安AION Y、奇瑞iCAR 03”都在这个区间恶战,然而零跑的配置和价格配对,常能挤出自己的流量。

当然,这些都是冷冰冰的数字,不看销量,不看订单,只看展台气氛,也许你会觉得现在的车企有点像AI自动生成的潮牌——能卖的,必须样样新,不能输在Logo不够闪上。专业层面看,汽车产品力终究是比拼长线:现金流是不是健康?新技术能不能持续?全球布局有几分胜算?零跑现在海外出口半年2.5万辆,算是跑出一个好开头。未来B10还得继续“全球走红”,考验的不只是涂装是不是粉得足够潮,更多是海外用户的“用车刚需”能不能如国产市场一样被撬动。

有意思的是,每次看到某家新势力从亏损泥塘爬出来,业内总会冷笑一声:“今年是零跑,明年该轮到谁?”没人会一直幸运下去,赛道里没有神话。有的资本市场,按季度报表冷血算账——你这波盈利够不够“大而持久”;有的用户市场,三五年新车用下来,发现“用料、售后、体验”谁都不能落下。这才是国产新能源车该面对的现实——潮是一时,硬核才是一世。

作为旁观者,我对零跑没有偏见,毕竟我也买不起摩根粉的B10,只能在现场假装有点研究。零跑是不是能一直这样下去?这里的黑色幽默是:下一个年度车展,会不会换一家“粉色”主角?数字和热度,注定是场短跑;产业和口碑,只有打持久战才看得见底。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所以,你是否认为价格和配置的创新,能撑起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全球化梦想?你是否相信“科技普惠”最终会被用户记住,而不是光鲜的色号和发布会热搜?车企的盈利与销售数据,真的能决定一切么?还是说,我们只是在车展的灯光下,临时搭建一种理想“产品故事”的幻觉?——这些问题,没人能立刻得到答案。但或许,正是这些未解和不确定,才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江湖一直值得用专业视角去细品、冷静记录。

毕竟,这年头,不论你是看车还是看人,证据才是最硬的逻辑。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摩根粉B10成车展顶流,零跑凭性价比突围新能源市场冷战-有驾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