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高速电车充电难,服务区排长队,车主各显神通

国庆假期一上高速,电车车主们的“马拉松”就拉开了帷幕。凌晨,上海出发,新能源车满电仪表盘写着能跑六百公里,听着挺让人安心,谁知道刚踏上G60,前方就迎来了堵车大礼包。车厢里空调都不敢开,生怕电量见底,想着服务区能不能捡点“漏”补把电,结果一导航,前面服务区全是车山车海。一下午折腾到服务区,电剩三成,点个号才发现前面还有十四个人,叫号机跟医院挂号似的,排队等充电足足熬了四个小时,好不容易上了桩,行程早就和计划两码事。

国庆高速电车充电难,服务区排长队,车主各显神通-有驾

这种事,节假日的高速上是家常便饭。视频里有人在京哈高速服务区,叫号能排到六十开外,睡一觉起来号还差十来个。好不容易轮到,充电半天只涨了几十公里的电量。有的服务区为了备战节假日,把“大块头”移动充电装置都拖来了,可换来的充电速度让人抓耳挠腮——老款电车用不了快充,半小时加的电也就能跑一百公里。不过就是换个地方耗时间。

其实,各种数字里早就埋下了“坑”。国庆这样的节点,高速公路上每天车流量能冲到六百多万辆,新能源车已经一脚踏进两成大关。充电桩,年年都在加,但今年也就多了个一成五,总量还远远跟不上车流开闸。服务区见缝插针能装四根桩,平均要分给十来辆车,这和逛公厕抢坑位差不多,抢到的人溜得快,没抢到只能在旁边干等。服务区的气氛,泡面味夹杂着焦急,小孩子都能玩两轮捉迷藏,车主还没轮到上桩。

国庆高速电车充电难,服务区排长队,车主各显神通-有驾

有人想聪明点,导航搜附近充电。“五公里外有电桩”听起来美滋滋,结果开过去却是慢充,等一杯奶茶的功夫,电才磨蹭地涨了一点。有的地方充电桩又被油车占了位子,车主只好望桩兴叹。更气人的是,偶尔有桩坏了,只能用一半,科技感硬是被堵得死死的。

还真有高手专挑小路。北京的王先生,赶紧下高速,钻进周边县城,充电队伍一下子少了大半,顺带还能吃顿面条。这种“提前下高速转进小镇”的充电技巧,逐渐从“民间土办法”拍成了车主群的金科玉律。

各地也不是没在求变通。服务区会有人维持秩序,发号牌,像排队领春运车票。有的服务区怕有人充电占着不走,索性充到七成就送优惠券劝你给下家腾地方。北京还安上可以十分钟补四百公里的超级充电桩,但限于车型,真能用到的一只手能数过来。车主们也不傻,出行前自己查桩状态,电没见底先溜出主高速,干等着不像自己。

这波充电大排长龙,再怎么说也让人想起农村赶集,头顶头人挤人。眼下新能源车卖得快,充电桩还追着跑。国家说2027年要把高速服务区的大功率充电桩扩展到十万根,想让大家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想法虽然美好,现在盲目乐观恐怕还早了点。

国庆高速电车充电难,服务区排长队,车主各显神通-有驾

那些国庆拉着全家远游的车主,大多被堵趴下过。不少人心里一盘算,明年还走老路,恐怕得琢磨是换回油车还是接着熬。有人调侃,买新能源车就是上高速体验一把“修炼内功”,看谁心理素质好,也看谁手机里充电桩app下载得够多够新。

其实,油车和电车各有各的活法,也没谁能彻底踩死谁。像赶集和网购,小镇年集和大城市超市,能并存好几年。谁想一夜之间把对方赶尽杀绝,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的高速服务区,比肩接踵的排队人群,跟网红店门口排长龙如出一辙。

新能源车想趁着假期走亲访友,路上的充电就是一门“玄学”,有人运气好碰上空桩,就像抓住年末公司分红包的好签儿。有人倒霉,充一次电够堪比看一场电影三刷,还要咬牙坚持。

对于管理方来说,眼下的高峰期是硬骨头。服务区的地盘有限,不可能随便就把十台快充堆上去。一根快充桩少说也得数十万元,还得考虑供电能力,地面施工难度,还有进出场车流的管理。能把快充安进服务区,已经是绞尽脑汁,有的只能偷偷摸摸在附近新建。

但新能源车不等人,车主不甘心被堵,一边吐槽一边升级自己的生存技巧。哪家服务区排队长,哪家有大容量快充,哪家地方不容易被堵,微信群里面消息飞得比高速上的车还快。

还有一部分车主,干脆选择错峰出行,要么早晨鸡还没叫就上高速,要么晚上等别人全歇了再开。路上碰到前车亮着残电警告,也就心领神会——咱都是“抱柱守桩”的同盟。

高速上的充电桩,如今可比超市里的年货柜还热门。排队的、插不上枪的、偷着摸油车号牌占个位的,全都带着自己的小算盘。对比油车车主,充完油拍拍屁股就走,新能源车主的幸福感真不是想象中好赚,一充就是一脸愁云密布。

明明新能源车市火热,技术追得飞快,可到了长假,大批车主集中一跑就现了原形。前端充电基础设施没跟上,每家车企的快慢充标准也还不统一,车主只能用民间招数来互相救急。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四小时大排长龙,也算是新能源车大军的见面礼。从冷门新鲜玩意到身边邻居都在用的代步车,新能源车把充电排队变成了新节假日惯例,大厂管理方都打着鼓琢磨对策。只是对赶时间、想带娃儿安心出游的普通家庭来说,一次高速电量见底的煎熬体验,足够让人记个一年半载,顺带思考下节能减排和生活便利到底咋兼顾。

说白了,衣食住行都要讲究个顺畅。新能源车上高速,就像赶庙会人挤人,谁马步扎得最稳,谁心理建设做好,才能泰然自若地过完这个假期长跑。充电桩是“硬菜”,得多炒两盘,服务区是“舞台”,管理得练好基本功。买车选哪种都无妨,别到关键时刻,一个充电桩拉锯战搞得全车人都憋出内伤,那才真让人哭笑不得。

车主们有苦自知,谁的电量没拉响过报警?大家都在等:等一个不再排长龙的节日自驾,等充电桩像小卖部一样唾手可得。至于什么时候能实现,先把泡面煮上,看谁先充上电。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