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
一家叫做“零一汽车”的公司,发布了一款新的纯电动重型卡车,名字起得也挺吉利,叫“小满好运来”。
一般来说,新车发布会嘛,大家关注的焦点无非是续航多长、屏幕多大、外观是不是够酷炫。
可这家公司偏不走寻常路,反反复复地跟大家强调一个听起来有点“土”的部件——电驱桥,还给自己封了个“电桥专家”的称号。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这电驱桥不就是车底下那根连接轮子的轴嘛,怎么就成了核心竞争力了?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能让一家新公司有这么大的底气呢?
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先聊聊现在路上的电动卡车大都是怎么造出来的。
早些年,很多厂家为了快点推出产品,走的是一条比较省事的“油改电”的路子。
说白了,就是拿原来烧油的卡车车架子,把柴油发动机和油箱拿掉,换上一套电动机、电池和电控系统。
动力从中间的电动机出来,再通过一根长长的传动轴传到后轮上。
这种方式虽然快,但问题也不少,就像是给一个习惯了穿长袍马褂的人硬套上一身西装,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协调,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也比较大。
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叫“外挂式”电驱桥的方案。
这种就更直接了,它在传统的车桥旁边,像打补丁一样,外挂上一个电机和减速器。
这种设计的缺点就更明显了,重型卡车干的都是重活,天天在路上颠簸,震动非常大。
这种外挂的结构,时间一长,连接的地方就容易出问题,不够结实,而且动力传递的路径也比较绕,效率自然高不到哪去。
说到底,这两种方式都还停留在“改造”的层面,没有从根子上为电动车重新设计。
零一汽车走的,就是第三条路,也是最难的一条路:彻底重新设计。
他们推出的“矩石2.0”电驱桥,玩的是一个叫“高度集成”的概念。
他们把电动机、变速箱、车桥,甚至包括一些工程车辆要用的取力器,这四个原本独立的大部件,巧妙地整合到了一起,变成了一个紧凑、扎实的整体。
这就好比以前的台式电脑,主机、音响、显示器都是分开的,占地方还一堆线;而零一汽车做的,就像是现在的一体机电脑,把所有东西都集成到屏幕后面,既简洁又高效。
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而且招招都打在了卡车司机关心的痛点上。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省钱。
因为高度集成,动力从电机出来到轮子上的路径变得极短,中间的能量损耗大大减少。
根据他们公布的数据,这套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了94%,比市面上常见的外挂式方案高出两个百分点以上。
可别小看这两个点,换算到日常运营里,就是实实在在的电费节省。
他们算了一笔账,装了这套系统的卡车,跑一百公里能省下30度电。
按照一辆重卡一年跑14万公里,一度电8毛钱来算,一年下来光电费就能省下3万3千多块钱。
对于靠一趟趟运输挣辛苦钱的卡友们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其次,是能多拉货。
集成化设计去掉了许多不必要的连接件和壳体,整个电驱桥的重量大幅下降。
就拿13吨级的桥来说,重量降到了946公斤,比上一代产品轻了将近100公斤。
一辆重卡通常用两根驱动桥,这么一算,光是车桥部分就能给车子减重超过400公斤。
在运输行业,车子自重每轻一分,就意味着能多拉一分货,或者在同样载重下更省电,这直接关系到每一趟活儿的利润。
再来说说力气。
别看它设计得紧凑,干起活来可一点不含糊。
这套系统的峰值马力最高能达到857匹,更关键的是,它的持续输出马力也从上一代的286匹提升到了348匹。
这个“持续马力”非常重要,很多开过重卡的人都知道,最怕的就是满载爬一个又长又陡的坡,车子没劲儿,只能在后面慢慢地“哼哧”。
而更高的持续马力,就意味着卡车在爬坡、超车这种需要长时间用劲儿的工况下,表现得更有底气,也更安全。
当然,对于一个用来赚钱的生产工具来说,皮实耐用是第一位的。
零一汽车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
整个电驱桥的防水防尘等级做到了IP68,这是目前最高的防护级别,意思就是就算整个泡在水里,内部也不会进水。
他们还设计了三道过滤系统来保证润滑油的清洁,让里面的齿轮能用得更久。
所以,他们才敢说这根桥的设计寿命能达到160万公里,这给用户的,就是一个能长期稳定运营的信心保障。
所以说,零一汽车之所以敢于自称“电桥专家”,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因为他们真正在这个最核心的部件上下了苦功夫,从底层逻辑上解决了传统电动化方案的诸多弊病。
他们不是简单地把各种零件拼凑起来的“组装厂”,而是成为了核心动力系统的研发者和定义者。
这种从根本上进行创新的思路,也给了他们十足的定价信心。
在新车发布会上,他们宣布这款采用先进电驱桥的车型,和传统中央电机版本的车型卖一个价,预售价45万元。
这种“技术升级不加价”的做法,立刻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发布后短短3个小时,线上预售订单就达到了568台。
这说明,广大的用户和市场,对于这种真正能带来价值的技术创新,是看得见、也愿意买单的。
这背后,也反映出我们国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正在从简单的模仿和改造,走向更深层次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