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试驾理想i8是在一个封闭园区进行的,刚下车那一刻,说实话,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词不是“加速有多猛”,而是“静”——甚至有点不真实的那种静。
这是一台理想的新车,家族第二款纯电车型,也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纯电SUV。官方给它的定位是中大型SUV,6座布局,全系双电机、空气悬架、CLTC续航最高720公里。但对试驾者来说,这台车的性格,并没有写在参数表里。
一踩电门,轻得像浮在路面上
整个试驾路线没有太多复杂弯道,大部分是模拟城市通勤那种直路和小角度转弯。踩下电门那一下,电车那种“秒到”的反应是有的,但i8的调校明显不追求激进。没有窜,没有推背感,也不是那种“灵魂出窍式”的加速,就是顺。
轻盈,是贯穿整个试驾过程的关键词。不止是油门,转向、刹车也是一个路子——不像有些电车偏“神经质”的快,它的每一下反馈都比较温柔。可以看出这套空气悬架确实做了不少调教,尤其在低速过弯和小起伏路面,几乎感受不到车身多余的晃动。
我试着拉了一次强制制动(封闭场地,放心),制动力度比想象中来得线性,收得也稳。没有那种“前倾一下子”的不适感,对后排乘客来说是加分的。
静,真的是“静得离谱”
这个静,不是纯电车那种“听不见发动机”的静,而是连底盘的震动、风噪、轮胎噪音都被压了下去。
尤其是当你在时速60公里左右巡航时,那种安静让人有种“车是不是没动”的错觉。后来我问了一下在场的工程师,他说理想在i8这台车上用的是“全新一代双层静音玻璃+车身缝隙密封技术”,还有主动降噪的辅助。
可能是这些叠加起来的效果,但结果就是——你在车里说话可以压着嗓音说。尤其坐到第二排,带上小桌板、放下遮阳帘,有点像在头等舱工作间的感觉。
六座设计,是理想做用户研究最懂的地方
这台i8主打的是2+2+2的六座布局,重点放在第二排。那个零重力座椅我试着调了一下,全电动操作,连腿托的支撑都能细调,确实比传统SUV要多出不少舒适性。
比较有意思的是后排两个小桌板,尺寸不大,但刚好够放个iPad或者吃点小零食,还有冷暖箱这种配置,说实话平时不一定常用,但用上的时候就很值。
对比来看,这种乘坐空间的氛围感,是很多同价位新能源SUV做不到的。它不是堆配置,而是整个舱内体验都围绕“舒服”来构建,哪怕第三排也有加热和空调出风口,诚意是有的。
品牌方说了句挺真实的话
现场有个技术负责人聊到一半笑着说:“我们做这台车,真不是为了让你一上车就说‘这车太炸了’,而是你用它越久,越觉得日常是真的舒服。”
听起来挺反常识的,但我觉得他说得不假。你不会在5分钟内被这车征服,但如果日常通勤、家庭用车,它是那种“用起来没什么毛病,细节越用越顺”的典型代表。
总结一下:不是激进派,但舒服是真舒服
从这次试驾来看,理想i8没有给你太多“炫技”时刻,它不是一台靠性能刺激用户神经的车。但无论是底盘调校、舱内静谧性,还是对座舱舒适细节的打磨,它确实把“开起来顺、坐起来稳”的日常使用感受做到了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