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车消费市场热度居高不下,消费者在追求高品质座驾的路上,每一个选择都格外谨慎。可就在最近,小米 SU7 Ultra 却因一场风波,让众多消费者的目光聚焦于此。
车主的质疑
小米 SU7 Ultra 这款车,其中价值 4.2 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得那叫一个诱人。赛车级碳纤维材质,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既能辅助散热,又能提升下压力,还能减重以提高整车性能,听着就让人心动,不少消费者为此心甘情愿掏钱,还等了约两个月的交付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一位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放上纸巾却毫无反应;更有车主亲自拆解发现,所谓的 “双风道高效导流” 碳纤维开孔,根本没法有效引导空气到刹车系统,下压力更是无从谈起。
小米的宣传与回应
把时间往前推,今年 2 月 26 日,小米汽车官方就曾在答网友问中提到,这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有着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还有 2 个贯穿风道,能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雷军在直播里也强调,不能只做外观,内部东西也要改。3 月 2 日,雷军在微博发布相关内容,虽 6 小时后修改表述,但仍提到内部结构改动。面对车主质疑,小米回应称该部件存在一定导风和辅助散热功能,可也承认没达到预期。小米为之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致歉,还给出解决方案:未交付订单可限时改配成铝制前舱盖;已提车和在 5 月 10 日 23:59:59 前选配该部件的锁单用户,赠送 2 万积分。
车主的不买账与行动
但小米给出的这个解决方案,车主们并不买账。毕竟 2 万积分折算下来也就 2000 元,和 4.2 万的选装费用相比,差距实在太大。据媒体报道,已有网友建立退车群,甚至有车主委托律师维权。还有一段三分钟的视频,几十名车主晒出订单截图,明确要求小米退车。车主们觉得,不管是虚假宣传还是表达失误,小米都该为此负责。
雷军的感慨
5 月 10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个人微博,首次公开回应近期状态。他坦言,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还透露因情绪低落,取消会议、暂停出差及社交媒体互动。
这起事件给各方都提了个醒。企业宣传得实事求是,消费者买车得谨慎。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
全部评论 (0)